彬县古代名人(三)

家乡区县: 咸阳市彬县

大家好,我是彬州之子王辉,我为我的家乡彬县代言,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彬县的古代名人,希望你们多多了解!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方舆胜览》载:“其先邠人,后居苏州吴县。”范少时贫困力学,大中祥符中进士,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天圣中,任西溪盐官,修建捍海堰。景祐二年(1035),以天章阁侍制权知开封府。次年,上《百官图》议朝政,被指为朋党,贬知饶州。宝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他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建议10事,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因为保守派反对,不能实现。庆历四年(1044)六月,罢执政,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八月,以参政衔兼领天下刑法事。庆历五年(1045)正月,范给宋仁宗上表3:《陈乞邠州状》、《谢授知邠州表》、《邠州谢上表》。罢参政执事,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范到邠州三日,即谒夫子庙。当看到州学“隘甚,群士无所安”,即决定迁建庙学,指派州判王稷为主管,兵马监押刘保、节度推官杨承用负责施工。同年十一月,范被罢陕西四路宣抚使,改知邓州。庆历六年,州学竣工,太常博士王稷请范作记。范撰《邠州建学记》。皇祐四年(1052),范赴颖州途中病逝徐州,终年64岁。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公。邠人画像立祠,春秋祭祀。范工于诗词散文,《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千古名句。作于邠州的《题眉寿堂劝农诗》及写于邓州的《酬邠州王通判》、《邠州建学记》被邠人世代传诵。

杨思权,(875—943)邠州新平(今彬县)人。五代后梁控鹤一军使。明宗即位,任北京(今河北正定县)步军都指挥使,与冯斌同称太子李从荣左右臂。从荣骄横失人心,惧废,问计于思权,思权为出谋,劝从荣收买剽悍武士,增加利器,加强戒备。此举引起明宗警惕,将思权召回朝中,稍加控制。其后又任思权为右羽林都指挥使。将兵守卫兴元府(今汉中市)。明宗崩,其子李从厚继位。明宗养子、潞王李从珂不满,反于凤翔,诏命诸镇兵讨伐,围凤翔城。思权攻城西,已破关城。李从珂登城喊冤叫屈,自辩并非反者,其语甚哀,感动了攻城将士,杨思权乘机大呼:“潞王真吾主也!”即拥众降于潞王。诸镇兵皆溃散。思权入城后去见潞王,从怀中取纸说:“臣今以赤心奉殿下,愿事成后勿以低级军官待之,请记下臣改名,便与后见。”潞王即在纸上书:“可邠宁节度使”。不久潞王即位,果任其为邠宁节度使(时称静难军)。后唐亡,后晋石敬瑭称帝,任命杨思权为左卫上将军,晋封开国公。天福八年(943),病卒。    陶谷,(903—970)字秀实,邠州新平(今彬县)人。北宋著名文人。本姓唐,名邕俭,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更为陶。其祖父唐彦谦历任慈、绛、沣3州刺史;其父唐涣,领夷州刺史,为邠州帅杨崇本所害,谷随母养育杨家。他少时好学,博记美词,10余岁即能写诗作文。曾任校书郎、军事判官。后晋相李嵩奏请晋帝,封谷为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历任后晋、后汉、后周诸多要职,位至侍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夺取后周政权,谷当场从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诏书,使禅让仪式得以顺利进行。由此得到赵匡胤器重,先任礼部尚书,后兼任刑、户部尚书。谷入仕后仍留心采录五代许多新颖词汇,辑成《清异录》一书,传留后世。谷精通经史律条,执法严明,对贪官毫不留情。一次,谷于州城巡视,得知一吏纵子行凶,欺压百姓,遂查清事实,严惩罪犯,并将其父削职为民。今彬县城关镇刘家湾村有陶谷墓。

好了,今天我的介绍就到此为止,我是王辉,我为我的家乡彬县代言,感谢您的支持。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h513027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973363226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73363226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

 梧桐子网站-彬县: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binxian.html

 

huihui(2014-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