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凉瓜是江门蓬江区杜阮镇的特产,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地人称之为大顶瓜或“柿饼蒂”。它的模样与一般长瘦形的凉瓜很不同,长得短身肥壮,而且尖尾厚肉、皮色翠绿、纹路又深又粗。当地人又称为勒瓜,是新会杜阮镇的传统特产。凉瓜在粤菜中运用十分广泛,每年的这段时间开始进入盛产期。据说已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凉瓜一年春、夏、秋三造种植,以夏季最佳,产量最高,亩产较高。其瓜形肥壮、肉厚、粒粗、身短、尾尖。其瓜味浓,微苦中带甘。用来清炒,色呈碧绿,爽脆无渣。 在江门鹤山市共和镇的平汉乡、大凹乡、来苏乡三个乡大面积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但每年只能用1500亩来种植。据说因为凉瓜不能在同一块地方连续种植两年,所以常与毛瓜等农作物轮种。 夏季时节正是杜阮凉瓜当造之季,还真有不少识食之人专门驾车到蓬江区的杜阮镇一尝爽脆无渣的杜阮凉瓜呢。据说,村民曾尝试将杜阮凉瓜移到别处种,但两三年后品种便会退化,只有杜阮这样的水土才最适合喜温耐热的凉瓜生长。以凉瓜入馔的菜式不少,经典的如凉瓜炖汤、凉瓜炒牛肉、凉瓜炒蛋,新派的还有凉瓜粥、酱烧凉瓜、冰镇凉瓜、酥炸凉瓜等,简直可以排出一桌“凉瓜宴”来。但其实往往是回归到最原始的吃法,才能品尝杜阮凉瓜的真味。像“侨乡厨娘”就采用家常的白灼,将凉瓜简单地切片,伴白糖和腐乳上碟,就这样做出来的凉瓜不单颜色碧如翡翠,而且脆嫩无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