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致远 双女坟 中国姊妹“人鬼情未了

家乡区县: 江苏省溧水区

他本是韩国人,却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与一对中国姊妹“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被列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出版了韩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文集和第一部汉文诗文集。

他就是被誉为韩国汉文学开山鼻祖的崔致远。

一首诗,引出一段“人鬼情未了”的传奇

今年隆冬,韩国大雪。我应邀来到又松大学讲学,中文系主任崔宇锡教授担任翻译。他是韩国人,可中文讲得很好。他说,儿时偶然一次机会看到中国老子的书,被深深吸引,便开始热爱钻研中国文化。当然,我们不能不谈到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和“百世之师”尊称的崔致远。崔宇锡教授说,他到过南京,遗憾的是,没去与崔致远相关的双女坟。

回到南京,很快,我便去双女坟做了寻访。

南京郊县有座山,常常遍开牡丹花,人们叫它“花山”。山之东是安徽宣城,山之西便是南京高淳。双女坟就坐落在花山之西的山脚下,李家村南面。

向着花山的方向,有大片田地,已经收拾停当,只等着作物发芽。沿着稍宽的一条土路,我来到了一个村子中。村子不大,偶尔三五个小孩儿相互追赶着向前跑去。我向一位缓慢行走的老人询问,她突然怔了怔,随即非常热情地告诉我,这就是李家村,双女坟就在不远处,并送我到村口指了方向。路上,老人说,她在等远方的女儿回家。

路是泥泞的,可风景很好。小小的水塘中,几支谢幕的荷茎,静静地立着,等待着来年的重生。土路边一棵大树,容颜苍老,但筋脉有力,伸向天空。过一座小桥致远桥,顺着田间土埂,前面双塘环绕的,便是双女坟。大约就在这树下,1100多年前有一座招贤驿,在溧水(雅称中山,今南京郊县高淳固城)任县尉的崔致远踏青而来。

崔致远是鸡林(即新罗,今韩国)人,乾符二年(875年)考取了“宾贡进士”。这是唐朝在科举考试中为中国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专门设立的科目。名额极少。按唐律,“进士及第满两周年后,诸道方镇方得奏请。”于是,崔致远上任溧水县尉,那一年,他19岁。

相比孤灯苦读,眼下的职位显然“禄厚官闲”,所以崔致远公务之余,常常到周边郊游。一天,他来到了招贤驿,看到不远处水塘中间有座孤坟。他向左右的人打听,人们只知道那座坟叫做“双女坟”,长眠着一对小姐妹。崔致远不禁感慨:谁家二女此遗坟,寂寂泉扃几怨春,形影空留溪畔月,姓名难问冢头尘……

回到招贤驿,深夜,崔致远恍惚间看见那两姐妹飘然而至,轻作揖,微蹙眉,缓缓说道:“儿本宣城郡开化县马阳乡(今高淳顾陇)张氏二女,少亲笔砚,长负才情,不意为父母匹于盐商小竖,以此愤恚而终,天宝六年同葬于此。”之后三人围桌曼妙清谈,直到天亮才依依话别。

第二天,崔致远来到了双女坟,昨夜梦境如在眼前。这是一段多么美丽的梦中邂逅啊。看着坟冢,他作了碑文《双女坟记》。后来,又将那夜不愿醒来的梦,写成小说《仙女红袋》。以后的千百年,韩国人民在古典名著《新罗殊异记》中,反复诵读着这梦,这情。薄其芳

萝卜卜卜(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