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溧水县令周邦彦

家乡区县: 江苏省溧水区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末期词学大家。他青年时代博览群书,由于他个性洒脱,不拘于儒家礼节,得不到地方官吏的推重。24岁时,他就由杭州来到京城作太学生。28岁时,他因写了一篇《汴都赋》,而被神宗皇帝大为赞赏,破例将他提拔为太学正(学官),于是他的声誉大震。在任太学正的5年里,他刻苦钻研词章、音律,很有成就。此后被派遣担任地方官,作过庐州(现在安徽省合肥市)教授、溧水县知县。
哲宗元佑八年(1093)周邦彦任溧水知县,正当他40岁左右的壮年时期。虽然溧水在当时官家的税赋重,民间的纠纷多,而他从政务实,干事简朴精炼,还能在一县的政事之余,走出衙门,到县境各乡考察民情。有时则寻幽探胜,每到一景区往往留连忘返作谱填词,写下了许多有名的词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的上阕极其细密地描绘了无想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旖旎的自然风光。下阕抒发了他流宦他乡、四处飘零、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婉约的词风,华丽的文彩,深沉的笔墨,脍炙人口,让人回味无穷。
宁哲宗绍圣三年(1096)冬,周邦彦由溧水知县调回京城。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掌管大晟府(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谱制词曲,成了北宋词坛“大晟诗派”的领袖。

萝卜卜卜(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