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早餐文化,我都有点情不自禁了。而我们化州早餐就挺丰富的,这也是我以前最爱聊的话题。其实早餐是挺重要的,因为吃饱早餐才能有精力上早课。以前在化州读书的时候,我记得我喜欢的早餐有很多,每天总爱换着吃,这时刻让我感觉到很幸福。当我和你们聊到这,就给你们介绍我们最爱的早餐美食之一,化州簸箕炊。
簸箕炊是中国粤西地区的小吃,热食比较好吃。在北流市新圩镇等地也可吃到。簸箕炊(化州又称格籺“籺发音@”),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其后放磨成桨的米粉于簸箕当中,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以方便食客食用,最后在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即蒜鸡油)然后蘸着吃,入口细腻富有弹性,不过因蒜蓉有余味,所以也有不好此道者,故可单纯放花生油所煮成的香油,其风味依旧。它主要在茂名、高州、化州、湛江一带非常盛行。粤西地区曾经有一个奇异的风俗:七月十四吃簸箕炊。喜欢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人,这天更是特殊:鬼门关大开、祭祀鬼神,还有很多神怪故事发生。旧时的雷州人心目中,簸箕炊有消灾辟邪的功效吧。
这种美食做推广的话,必须要大家了解它的做法和吃法。这样才更可能让大家尝到正宗的化州簸箕炊!那么下面我就把它的做法和吃法告诉你们:簸箕炊是以大米、生粉、清水、熟芝麻、花生油、酱油、辣椒酱、蒜头为原料。制作时先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3小时,捞起,投入石磨中边加清水边磨成米浆,加入适量生粉与之拌匀,过细眼萝斗,成为米粉浆;待蒸锅水开上气后,将米粉浆分次灌入托盘或小簸箕蒸熟即成。夏秋季节,将簸箕炊切成小方块,撒上小芝麻或配蒜头、酱油、花生油;冬春季节,将簸箕炊切成小方块炒热加辣椒酱。它具以洁白、软滑、爽口、咸香的特点。它刚做出来时是没有味道的,所以夏秋季节,将簸箕炊切成小方块,撒上小芝麻或配蒜头、酱油、花生油;冬春季节,将簸箕炊切成小方块炒热加辣椒酱。
现在好多城市里都有人卖簸箕炊,制作簸箕炊用的都是电石磨,这种磨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快,磨得也非常细,十分方便省力。但实际上还是过去用石磨磨制而成的那种簸箕炊味道独好。用古老的石磨磨出来的米粉浆做成的簸箕炊脆滑、质感好,原因也许是石磨磨得慢,石磨的重量大,加上它磨得慢,在重压下磨挤出来的浆液水分均匀,并且水与米粉不易分离,蒸出来的簸箕炊味道才是最正味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簸箕炊是农村小孩最奢侈的零食。当然,买簸箕炊不像买豆腐花那样要现金交易,没钱也可以吃到簸箕炊,那就是在自家米缸里拿米去换就行。父母不在家,只要米缸里有米,就有簸箕炊吃。一斤大米就可以换一块簸箕炊。目前,在茂名、化州等地,这种街头小吃还很实惠,每一整个簸箕炊的售价大约是4元左右。可以买一整只,也可以买一半,更可以只买四分之一,价钱随量折半,实是街头惠食者的一大首选。
说起以前,我也像上面说的一样,试过为了吃到簸箕炊,趁父母不在家就拿米换。我记得后来被妈妈知道了,还惩罚了我,不过那时也挺开心的。虽然现在很少在化州,但我一有时间回去,我都会经常买来吃,吃的是美食也是怀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