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术博物院

家乡区县: 广州市荔湾区

广州艺术博物院位于白云山南麓的麓湖之畔,是广州市标志性文化建设项目,是集古今瑰宝和岭南艺术大成的高雅的文化殿堂,是华南地区大型的综合性艺术类博物馆。2000年9月23日建成开放,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藏品主要以收藏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为基础,特别是以岭南地区的书画作品为重点,兼顾其他门类的历代艺术品。

中文名称广州艺术博物院

外文名称Guangzhou Museum of Art

类 别艺术博物馆

地 点中国 广东省广州市

开放时间2000年9月23日

馆藏精品北宋文同《墨竹图》,明戴进《山高水长》,元代李珩《纡竹图》

目录

1简介

2主要馆藏

▪ 馆藏珍品 ▪ 民间捐赠 3建筑设计

4展览与藏品

▪ 李孔修《驴背吟诗图轴》 ▪ 汪肇《杨柳水禽图轴》 ▪ 陈栝《五色蜀葵图轴》 ▪ 钦揖《山水图扇面》 ▪ 文徵明《桐云草堂图轴》 5展馆介绍

▪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6机构和管理

▪ 主要领导 ▪ 主要机构 ▪ 管理模式

7服务指南

▪ 综述 ▪ 院内服务 ▪ 交通线路

1简介

广州艺术博物院位于白云山脚麓湖岸边,总投资近两广州艺术博物院

亿元人民币。艺博院是全国独有的集多位艺术家名人馆、专题展览馆、交流展览馆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艺术类博物院馆。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杨之光,书画艺术大家赖少其、廖冰兄,收藏大家欧初、赵泰来,在艺博院都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专门的名人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免费开放。[1]

2主要馆藏

馆藏珍品

艺博院的藏品是以广州美术馆收藏国画为主的藏品基础上再扩大征集,有不少是价值连墨竹图[2]

城的艺术瑰宝。“镇院之宝”是北宋文同的《墨竹图》、明代林良的《秋树聚禽图》和清代弘仁的《黄山始信峰》等。其中,《墨竹图》弥足珍贵。流传至今并被认定为文同的画作只有三幅,一幅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院,一幅在台湾故宫,一幅就在艺博院。此外,明戴进《山高水长》,卷全长20多米,为全国之最。著名艺术家范曾到艺博院参观,见到这些精品连连鞠躬,以示敬意。在征集文物和艺术品上,艺博院得到老艺术家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廖冰兄等人和他们家属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旅英收藏家赵泰来先后三次向艺博院捐赠文物,数量之巨、品种之全为建国来罕见。他捐赠的西藏唐卡,论质量、品级仅次于拉萨布达拉宫的收藏。这些唐卡是当年从西藏流散到国外在伦敦进行拍卖时,赵泰来用重金买下来的。[1]

民间捐赠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内外人士陆续向广州美术馆捐赠,有陶铸、朱光和吴南生等领导同志和蒋光鼎、叶恭绰先生等知名人士。容庚先生所藏字画1088件,分四次捐赠广州美术馆。香港杨铨先生捐赠古画796件号。还有陈树人、黄少强、司徒乔、符罗飞、黄般若、胡根天家属捐赠书画。收藏高剑父先生书画一批,清代海山仙馆历代名人法书碑石百余块。在广州艺术博物院筹建过程中,更赢得赖少其先生及夫人曾菲捐赠书画275件;关山月先生捐赠书画106件;黎雄才先生捐赠书画154件;赵少昂先生及亲属赵之干、赵之泰捐赠画作1490件;杨善深先生捐赠书画121件;杨之光先生捐赠国画、书法、速写、创作草稿649件;欧初先生捐赠诸家合壁国画84件、文房四宝213件、陶瓷127件;赵泰来先生捐赠铜器451件、唐卡61件、书画一

妈妈(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