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干丝
里下河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较为缓慢,通常是早上水包皮,晚上皮包水的生活。即早上喝早茶,晚上泡澡堂。因而,在兴化,早上茶馆的生意特别好。其中,干丝则是必不可少的。
干丝切得细如发丝堆成塔状于碟中央。配菜根据时令有所不同围在干丝四周——冬天大蒜根白,春季芹菜,芫荽;几片嫩黄的甜生姜,一把红艳饱满透香的花生米;干丝的顶上,雪一样的白沙糖覆盖着,色香味俱佳。倘若人多,提高一下档次,就要来个煮干丝了。
2. 兴化红膏大闸蟹
所谓红膏大闸蟹,是指螃蟹成熟后身体里面的膏就红了、硬了,这种蟹口感相当好、营养价值相当高,具有“膏红肉鲜味甜”的明显特征,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都设有兴化大闸蟹专卖店。
3. 沙沟鱼圆
沙沟鱼圆选用沙沟湖产的新鲜白鱼、青鱼、草鱼为原料,尤为黄鳝鱼最佳。这种鱼肉鲜嫩且出肉率高。
制作鱼圆的配料比例十分讲究,鱼肉、盐、水、淀粉、姜葱末的各自份量、比例很重要,水少了鱼圆入口不嫩,水多了鱼圆不圆,难以成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入口无味。盐多盐少也会影响鱼圆的口味和韧性。
酒席用的鱼圆以现炸现吃为好,其色,香味俱佳,冷却后的鱼圆用上等汤汁,辅之笋片、茨菇片、木耳片烩制,油炒、水氽均可,味道鲜美可口。
邑人郑板桥先生当年在沙沟镇桂家庄教馆授教,时常品尝沙沟鱼圆,传说曾写诗一首:“作宦山东十二年,不知溪上青鱼鲜,今朝尝的君家味,一只鱼圆值万钱”。
4. 兴化特色的三大宴——板桥宴、楚水宴、昭阳宴
板桥宴是兴化市兴化宾馆以郑板桥诗文中提及的菜肴为基础,结合兴化特产设计的宴席。
同郑板桥的哲学观、美学观一脉相承,他也有自己的饮食观。主要是儒雅超逸,韵溢品高;师法自然,返朴归真;取材广泛,清新鲜活。他提倡田园清供之味,赞扬“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菱煮鲫鱼”“三冬菜偏饶味,九熟樱桃最有名”。他认为原料要就地取材,讲究鲜活,“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便是湖中水”。郑板桥日常饮食返朴归真,“瓦壶天水菊花茶,青菜萝卜粯子饭”。
5. 农村风味
取义“六六大顺”的六大碗:鸡丝粉丝、鸭块茨菇片、红烧肉、汪豆腐、炒素菜、红烧鱼。使用原生态食材,真正的绿色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