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采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家乡区县: 大冶市

    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距离武汉市仅65公里,自古以来为世界著名的“铁矿重镇”。位于该市铁山区的武汉钢铁公司(下称“武钢”)大冶铁矿东露天采矿场,经过1780多年的开采,形成了一个巨大矿坑:东西长2000多米,南北宽900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称为“亚洲第一采坑”。  该采矿场曾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了解,仅从1890年至2000年的百余年间,从该矿坑中共剥离岩石就达3.6亿多吨,若将这些岩石铺成标准路基,可环绕赤道一圈多;累计采出1.3亿多吨铁矿,生产出32万多吨矿山铜等。若把采出的铁矿全部轧成钢轨,可铺设220余条京九铁路;若将生产的矿山铜制成工业常用电缆,则可从地球牵至月球。

       工业旅游的魅力矿山公园需要环保理念  在采矿工业博览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已经“退休”的部分用于探矿、采掘、运输等机器陈列于园内,用于参观。同时,将多年积压的报废设备、无法使用的淘汰零部件进行回收加工,制作成“铁梅、结晶、风采、张之洞、铁拐李、向天歌”等多组重达千余吨的工业雕塑,进行集中展示。

走进汉冶采坑观光区,站在“亚洲第一采坑”旁,没有了往日人车涌动的热闹场面,也听不到采矿机器和重型卡车的轰鸣声,只是依稀可见两、三辆甲虫般大小的卡车在坑底缓慢移动,耳边隐约传来机器的运转声。

    从保护的角度出发,现在这个矿坑基本上没怎么开采了,只是小规模的井下作业开采。”黄石市铁山区旅游局副局长张志和告诉我们,如今大冶铁矿东采场的露天开采工作已经结束,为保护好这一人类冶铁史上的历史见证,现在只在井下维持小规模的开采,每年仅有近百万吨的开采量。同时,东露天采场现在还被用于回收雨水,将其抽至地面用于矿山公园内景观再造,经回流净化后用于工业生产,基本实现工业用长江水零进入和工业废水的零排放。

    在进行公园建设的同时,大冶铁矿还根据国家环保指标要求,实施了球团、选矿等一批重点技术改造工程,增加了先进的选矿脱硫工艺、球团电磁、布袋除尘和隔离设备,从源头上杜绝了二氧化硫排放、烟尘及噪音的

 矿冶大峡谷、矿业博览园、石海大绿洲、井下大探幽和矿山博物馆。  矿冶大峡谷最大垂直高达444米,东西长2.2公里,宽900米,截面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采坑。矿业博览园向游人展示矿业发展的历程,园内陈列了不同类型的10多台采矿、运输设备,其中有苏制爬犁机、美国50B重型矿用汽车和日本大功率铲运机等。博物馆内设矿物陈列、古代开采、伟人视察等八大系列,陈列实物483件、图片635幅和10余万字文史、文字资料,是中国第一座铁矿山博物馆。

我的主页网址:http://abc.wm23.com/kewei0330

梧桐子家乡网址:http://wutongzi.com/kan/hubei/daye.html

我的淘宝店铺网址:http://shop103823367.taobao.com/我是唯依201314

我的博客网址: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念薇*(2014-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