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虞姬墓前

家乡区县: 安徽省灵璧县

上世纪60年代,我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不久,被单位派住灵璧县娄庄镇长达半年。正值豆蔻年华的我,到一个新地方,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其间,我经常听当地人讲灵璧石和巾帼烈女虞姬的历史故事,碑记口授,形式多样,语气中透出几多自豪。清楚地记得,娄庄镇上有一说大鼓书的,说的就是《霸王别姬》的故事,说书人是一位女性,四五十岁,她那余音绕梁、声情并茂的表演,场场听众爆满,掌声不断。我也成了她的“粉丝”,很少缺席!说来,这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了。
时隔40多年,2012年3月,我受托来灵璧县渔沟镇探访灵璧石文化。事毕,友人约我一道前去拜谒虞姬墓,我欣喜不已。途中,陪同者介绍,目前虞姬墓园正在进行修缮,不接待游客,我们可以在不打扰施工的情况下进园看看。陪同者还神秘地告诉我们,在墓园修缮完成后将举行盛大的开园仪式。
从县城出发不消一时,我们便来到坐落在灵璧县城东7.5公里处的虞姬墓。果不其然,墓园正在大兴土木:竖华表、立牌坊、修碑廊、植花木、筑院墙、建门楼,一派繁忙景象。据介绍,此次墓园整修是在上世纪第一次整修的基础上进行的。1986年墓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当地政府就拨款征地扩展墓区(面积达3942平方米),并请国家领导人方毅题写了园名。同年在园内建立了五间仿古纪念馆。
我们驻足在虞姬墓前,漫步在偌大墓园里,凝神静气回顾历史,凭吊古人,仔细观赏那些昔日多情善感的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词、楹联,不禁中生感慨!清人杨兆鋆的《虞美人》云:“楚歌声逐愁云起,夜帐明灯星。振衣献拭龙,拼取一腔热血洒君前。顾驻无语军情变,似雪刀光乱。桃花片片随东风,化作原头芳草泪丝红。”是那么的凄美壮怀,观罢让人感奋不已!在纪念馆内,我们站在一尊高2.6米、宽1.4米、横长3.5米,造型厚实,姿态平稳庄重的仿紫铜质“霸王别姬”的雕塑前,两千多年前那个悲壮而又哀婉的历史瞬间,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项羽头顶盔、身挂甲、肩披大巾,他左手抓鞘,右手托起姬妾,圆瞪两眼,神态悲切。虞姬面容丰润,凤眼双闭,她头戴贵冠,轻纱紧贴肤体。衣褶飘带,宛转流畅。整个造型给人一种既庄重又悲凄,既追古又崇新的新鲜感,实是耐人寻味。
此时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家乡出现在民间说唱、影视戏曲中的“哭活头”、“虞姬草”、“虞美人”的神奇传说。“哭活头”的故事,在宿州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意是:虞姬在刎颈身亡之后,悲痛万分的项羽把爱姬的头颅割下,藏于甲胄之内,跨上乌骓战马,率众杀出重围,来到一条干枯的小河边(今泗县境内),捧出爱姬的头颅,放声大哭,想起虞姬多年来随同自己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生活,想起夫歌妻舞的情景,项羽悲痛不能自已。正痛哭间,忽见虞姬慢慢睁开了双眼,凄楚地望着自己心爱的丈夫。项羽一见,正要与妻子痛诉衷肠,忽闻身后杀声顿起,原来是追杀自己的汉军到了,便立即将爱姬的头颅重新收起,催动乌骓,奋起冲杀……
在灵璧、泗县两地的方言中,“活”与“河”同音。所以,在后来的岁月中,由于河水枯竭,原来叫作“哭活头”的地方,被演绎成了“枯河头”。这一段凄美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对项羽和虞姬忠贞爱情的赞美,也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美人缠绵不绝的哀思。在今虞姬墓地四周,生长着一种奇特的野草,春来萌发,经夏葳,到秋凉的季节,西风乍起时,野草就会变得一片殷红。在乡人的传说中,那野草殷红的颜色,就是用鲜血染红的。于是,人们便把这种野草称做“殷红草”。此时陪同的友人又满怀情志地与我们谈及他所听到的一则关于虞姬故里的故事。他说,事情还要从那出《霸王别姬》讲起。殊不知,京剧舞台上的《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是一口的京腔京调,历史上真实的虞姬却是地地道道的苏州姑娘,满口说的是吴侬软语呢!
陪同的友人引经据典地说,虞姬的故里是在苏州城东丽姬巷,因为虞姬天生丽质,有倾国倾城之貌,后因苏州方言中“虞”与“丽”是谐音,用“丽”来形容虞姬的标致漂亮更为贴切,“丽姬巷”由此而得名。虞姬出身名门,才华出众,当年仰慕她的苏州后生不计其数,提亲的媒人几乎踏破虞家门槛,可她一概婉言谢绝。一天,虞姬随父到文庙烧香。她灵机一动,指着庙中的一口千余斤的大铁鼎说:“谁能举起这口空鼎,我便嫁了他。”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苏州有比武的风俗。这天,虞姬带了婢仆到文庙看比武。比武的项目是举宝鼎,不少人纷纷败下阵来。但见一身高8尺的壮实武士,撩起衣袖,轻轻一提,便把千余斤的宝鼎高高举过头顶,连举3次,脸不红,气不喘,这人就是项羽。虞姬为项羽的英雄气概所吸引,随后与之喜结良缘。孰料项羽灭秦后,恃勇骄傲,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边,演出了“霸王别姬”的悲剧。苏州百姓为纪念家乡烈女虞姬,早年在“丽姬巷”内建有“霸王娘娘庙”,香火很盛。
如今,“丽姬巷”尚存,“霸王娘娘庙”已无踪迹可寻了。今天人们唯到汉墓群密布的垓下古战场,大发“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感慨。对情深义重一曲肝肠寸断的悲歌后,拔剑殉情,静静地长眠在垓下古战场的黄土堆下的虞姬,为其歌之、悼之的同时也引来无尽的唏嘘扼腕!

我的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powering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305906524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05906524

我的腾讯微博:http://t.qq.com/zhengxianqin1992

我的梧桐子家乡链接地址:http://www.wutongzi.com/kan/anhui/lingbi.html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

 

小郑(2014-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