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民国25年(1936),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从化县再次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一年后,改隶属广东省政府专员公署直属督察,至1949年。
民国期间,从化县行政区域进行过5次较大的调整,3次小调整。民国26年,全县改置3个区,辖24个乡,236个保,2664个甲。民国35年,撤区并乡,全县设16个乡,22个保,2516个甲。
现代
1949年10月13日,从化县全境解放,隶属广东省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粤北行政区(后称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8年10月,从化、佛冈两县合并称从化县,仍属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9年1月,划归佛山专员公署管辖。
1960年9月,从化县划归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1961年4月,从化、佛冈重分为两县,各辖原有地域,从化县仍隶属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至今不变。
建国后,从化县行政区划进行了8次较大调整:
(1)1949年至1952年行政区划。全县设置5个区,16个乡,250个行政村,区、乡、村都称人民政府。1951年11月,原清远县鳌头乡划归从化县管辖。
(2)1953年至1956年1月行政区划。全县改设6个区,95个乡,2个镇。区政府改称区公所,乡、镇称人民政府。
(3)1956年2月至1958年9月行政区划。全县撤区改乡,改设30个乡。1957年,全县30个乡合并为吕田、流溪、良口、桃源、灌村、大江、神岗、太平、街口、麻村、棋杆、鳌头12个大乡及街口镇。1958年,全县12个乡合并为1个街口镇和街口、大江、桃源、神岗、太平、棋杆、鳌头、良口、吕田9个乡。1958年5月,原清远县龙潭区划归从化管辖。
(4)1958年10月至1960年3月行政区划。1958年10月1日,全县成立街口、江浦、太平、鳌头、良口、吕田6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0月23日,从化、佛冈合并为从化县,设9个人民公社。1960年,县内除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5个人民公社。
(5)1961年4月至1978年4月行政区划。1961年4月,从化、佛冈分县。从化县除设置1个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分设为12个人民公社。
(6)1983年12月至1985年底行政区划。1983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为区公所。
(7)1987年后的行政区划。1987年1月,全县完成撤区建乡、镇,设9个镇和3个乡。1988年2月,原温泉镇分设桃园、温泉两镇,同年8月原并入街口镇的江浦、城郊恢复建置,同年10月东明、棋杆、民乐3个乡改为镇建制。至此,全县辖街口、太平、神岗、江埔、灌村、温泉、桃园、良口、吕田、东明、城郊、棋杆、鳌头、龙潭、民乐15个镇及广州市属的横江农场、民乐茶场、流溪河林场、大岭山林场和黄龙带水库管理处5个场(处)。
据《今县释名》:“峒獠谈观福,恃险为乱,明弘治二年(1489年)讨平之,因置今县。”取服从教化之意。
1994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48号):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
1998年,从化市辖15个镇,210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15个镇为街口镇、太平镇、神岗镇、江埔镇、灌村镇、温泉镇、桃园镇、良口镇、吕田镇、东明镇、城郊镇、棋杆镇、鳌头镇、龙潭镇、民乐镇。
2000年,从化市辖15镇。总人口517552人,各镇人口: 街口镇 84825 、太平镇 45093 、神岗镇 45466、 江埔镇 49537 、灌村镇 18625、 桃园镇 22622 、温泉镇 5552、 良口镇 28049、 吕田镇 23265 、东明镇 8663 、城郊镇 48389 、棋杆镇 26535 、鳌头镇 39205 、龙潭镇 37111 、民乐镇 12430 、横江公司虚拟镇 7755 、民乐公司虚拟镇 9482 、流溪河林场虚拟镇 494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2年,从化市辖15个镇(街口、城郊、温泉、良口、东明、桃园、吕田、灌村、江埔、神岗、太平、棋杆、龙潭、民乐、鳌头)。
2004年2月24日,从化市将15个镇调整为3个街道、5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2014年2月12日,撤销县级从化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以原从化市的行政区域为从化区的行政区域,从化区人民政府驻街口街道新城东路99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