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做新屋迁往新居叫“新屋进伙”、“搬新屋”或“落新屋”,是件喜庆事。在乔迁新居时讲究多种礼俗,多以平安吉利为主。
在“乔迁”习俗中,客家人遵循的主要有“择吉而迁”,即“落新屋”绝大多数都要选择吉日吉时进行。早上吉时要请本族有名望而又多子多孙的年老叔公叔婆“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门内,新居门前,大门顶挂一条大红布,称之为“门红”,门侧贴红联,还要挂大红灯笼,张灯结彩。“落新屋”的队伍到达新居门前,正是选定的吉日吉时,这时,老叔公叔婆把大门打开,大放鞭炮,朗声念诵“华堂吉庆!玉室生辉!房房富贵!世代昌辉!财丁兴旺!人才辈出!”一类的祝颂词,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
迁居“转火”是指从旧屋迁到新屋旺起烛火的整个过程。“呼龙”是火种进门时的一种仪式,表示吉祥如意。当进入新屋时土木泥水工人在正厅高呼:“龙神旺,旺龙神,发财进宝又添丁”,然后,开大门,转火的火种、雄鸡及家具才能从正门进入。从老屋搬出,所有家具杂物搬去新屋时须贴上红纸,出发时火种先行,随后是雄鸡家杂,途中炮竹连天,将到新屋,师傅开门呼龙以表祝颂,口念“祖山来龙,百煞潜踪,财丁两旺,万载兴隆”。
迁居还十分注重象征性的举动。迁居这一天凌晨一时左右,在正屋厅堂放大桌一张,桌上放三个大米斗,盛白米一斗,干谷二斗,米斗置中心,地理师放罗盘于米斗上,泥水匠放泥刀一把、五尺一把于左谷斗,木匠放曲尺和墨斗于右谷斗,米、谷斗上面各放大红包一个。红包大小,由主家自定,或事先确定。厅堂正中放八仙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盖住,直铺到门口。地理师头包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执大雄鸡一支,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将鸡血洒于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同时泥水匠、木匠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爆竹声、锣鼓声,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外。主家一般要先买好一副新厨具,包括锅、铲、刀、碗、筷以及日常用的箩筐米筛和两盏煤油灯等等用具,进入新屋后,在选定时刻,从原居屋灶内挟起几块已燃的木炭放进新买的锅内,称之为“旺种”(绝不能叫“火种”,因为“火”与“祸”同音)。其它用具由家人分别担着,由最尊的家长(曾祖在由曾祖,以此类推)率领,列队向新居进发。其中小孩(特别是男孩)每个都要手拿“文房四宝”,或捧书籍,或托算盘,或捎纸笔一类的物件,跟随家长前行,其余再簇拥其后前进。正式进入新居后,两盏煤油灯被摆在正堂或客厅,加油点亮,谓之“添灯兴旺”(绝不能说“点火”)。挑来的厨具,一律摆入新屋厨房,并从新锅内挟起燃炭放进新灶引燃“兴旺”,开始新居的第一次烹饪。
“转火”后,排筵席招待来贺亲友,中午设宴庆贺,由本族长辈或请地理师坐首席,开席长辈、师傅要说好话。乔迁亲友所送礼物一概照收,不给回礼,意是转火大进,有进无出的习俗。开宴后,众人尽欢。有些富裕的家庭还请木偶戏演戏,请乐队吹唱助兴,此后,新居主人便开始迎接前来道贺的宾客,并开席宴饮。
从上述可以看出,客家人迁居、“落新屋”礼仪,不外乎是一种形式,表达了客家人讲究征兆,追求幸福的心愿。
更多尽在:
秋哥哥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2728620.html
秋哥哥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graylo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