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京门,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惠州地方官扩建城池,始增此门,当年为北门。洪武二十二年(1389),惠州设卫,再扩规模,改北门为“朝京门”,始传其名。
朝京门在近现代史上发生的较大历史事件为,1925年10月东征军正是通过此门攻克惠州,为此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就建在它的对面。
据了解,1925年10月,东征军进攻惠州城时,以朝京门为主攻方向,13日部队发起了总攻击。守城敌军约5000人,装备精良。在陈炯明的反动干将、第六军军长杨坤如的指挥督战下,负隅顽抗,战斗非常激烈。攻城部队首日尚未能攻入城池。
翌日,周恩来亲临指挥,第一纵队纵队长何应钦亲自督战,终于在14日下午4时许攻克惠州。1930年3月,黄埔军官学校在五眼桥北侧战地旧址立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
古城墙为六百多年历史的见证,又经受多次战火洗礼。
近年来,惠州的水利建设,注重与文化大省的格局同步。水利修到哪里,哪里就凸现水与人文和谐的特色。惠州市委市政府选定北门故址,重建城楼,工程于2005年8月底动工,2006年6月底顺利完成,2006年7月3日上午,惠州朝京门城楼落成典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