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
秀丽的鹅湖孕育了历史名镇。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因此,这里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历经数年保护开发,荡口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精心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古镇。
荡口历史遗存众多,有四个(13处)省级文保单位,一个市级文保单位,一个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荡口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这里历史遗存众多,有4个(13处)
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1个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2008年10月,锡山区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了荡口古镇保护性修复工程。在上海同济规划院、苏州规划院、上海奇创等多家单位规划、策划,确定了荡口古镇保护开发的总体定位:充分利用文化遗存,整合湖泊、田园生态资源,复合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生活居住为一体,独具水乡风韵、能满足游客需求、体现江南水乡风情旅居名镇,长三角古镇文化休闲目的地,明清江南古镇影视剧拍摄基地,最适宜憩息、颐养的旅游生活社区。
2010年荡口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景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围绕游客吃在荡口,住在荡口,文化休闲在荡口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成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荡口古镇一期(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20.6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锡山区人民政府投入近10亿建设资金,经过近五年的保护修缮、开发建设,现已完成建设任务。共修缮、复建建筑6.2万㎡(其中历史建筑、文保单位2.8万㎡)。沟通景区水系,丰富景区河网,修复古桥28座,完成1200米的北仓河河道整治和两岸古码头、古驳岸、河埠及古民居的修复。整个景区水、电、气、通讯、消防和亮化照明等各类配套管网全部完成铺设,并已安装到位投入使用。景区共设旅游景点8处,分别是华氏义庄、钱穆旧居、关帝庙、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君武故居、亨得利钟表馆、王莘故居、会通馆。
2008年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