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历史(1)

家乡区县: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

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包头的辖区内已经出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特别是黄河流经的区域,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早期人类活动遗址,以东河区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现的遗址保存最为完整。同时,在阴山山脉之北,这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 在战国时期,包头境内已经出现了较早的城塞,即九原县(今包头郊区的麻池古城),秦始皇时期,被升为九原郡,两汉时期继续沿用。

公元433年,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逐步统一了北方,并设立了怀朔镇(今包头固阳县白灵淖乡库伦村古城),位于阴山之北。之后,随着中原政治中心的东移和时间的推移,包头境内的古城被一一遗弃了。

从五代开始,包头属于辽国统治,设立了云内州,这一建制一直沿用的金元时期,后来随着蒙古各部落进入河套地区,包头也成为了土默特部落的游牧之地。

清乾隆五年(1741年),筑萨拉齐,设立协理通判,由此出现了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道光三十年(1850年)以后,位于黄河岸边的托克托县河口、萨拉齐毛岱两个渡口先后被水淹没,码头就迁到了包头,同治九年(1870年)左右,修筑包头城池,形成了近代包头城市的规模,包头城辟有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

随着包头“水旱码头”地位的逐渐形成,帝国主义实力也开始入侵包头,1923年京绥铁道通车到包头,包头人口猛增,形成了典型的近代半殖民地性质的商业城市。

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上,1926年9月16日,冯玉祥举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师”,宣布参加国民革命。

1931年后,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率领各族军民在大青山与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9月19日,包头和平解放。

RaindanceBDX(2014-12-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