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拉伯之春”发生的起源、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起源
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突尼斯年轻人穆罕默德·不瓦吉吉因经济萧条失业而在路边做小贩,期间遭受城管的粗暴对待,抗议自焚,不治身亡。
这就是“阿拉伯之春”的导火索。
小贩穆罕默德·不瓦吉吉的自焚,引发了突尼斯广大民众的的同情与对政府无能统治的愤怒。于是,革命爆发。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因此,这次影响范围极广的革命被称为“茉莉花革命”。很快,抗议的势头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一次翻天覆地,这就是“阿拉伯之春”。
众所周知,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基本上都是石油经济,早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掠夺,经济水平极其落后。在20世纪40年代后,因为黑金石油的需求增加,经济迅速发展,这才有今天的世界海湾富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石油经济是导致阿拉伯世界动荡不可或缺的经济因素之一。
属于对外型的石油经济,为阿拉伯带来暴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间利益的角逐。阿拉伯的经济形势是依赖外界的,而外界也对这一大块肥肉而虎视眈眈,这其中的关系利害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位处于亚非欧交界的地区,阿拉伯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贸易发展的同时,如经济危机也带来了混乱。
因为混乱,所以造成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高居不下、人民生活贫困、财政与经济不透明的现象,这才是引发动荡的主要经济因素。
通过查询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发生动荡较大的国家,如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都是共和制政体,而君主制国家,如巴林、卡塔尔、沙特等国在短暂的混乱后顺利过关。由此可知,所谓的共和制也只不过是打着共和的幌子进行腐败的统治罢了。
这里有一组有趣的数据:突尼斯总统本·阿里,执政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执政30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执政42年;也门总统萨利赫,执政33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目前执政13年。以卡扎菲为例,当年的“伊斯兰之剑”曾经是利比亚革命的精神领袖,如今却因长期的僵化统治与不肯放权为自己带来了杀生之祸。
我们可以总结出,国家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领导人长期的僵化统治是造成混乱的政治原因。
阿拉伯是著名的伊斯兰文明,在“阿拉伯之春”动荡不安的国家无一不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顺服”,《古兰经》中也告诉人们“今生是短暂虚幻的,来世才是永恒真实的”。这应该就是阿拉伯人民忍受了长达几十年的腐败统治后至今才爆发的原因之一。而今天,位于亚非拉交接的阿拉伯接受的各种思潮文化更是动荡的催化剂。
在这次运动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大规模的示威中,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相对于17、18世纪资本主义革命在欧洲的蔓延,“阿拉伯之春”的传播速度不知快了多少倍。因此,科技水品也是动荡的重要因素。
2. 过程
2010年末至2011年初,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1月14日,总统本·阿里下台,飞往沙特。
2011年1月25日,埃及爆发一系列街头示威、游行、集会、骚乱、罢工等反政府活动。2月11日,总统穆巴拉克辞职。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爆发抗议活动。3月19日,利比亚内战正式打响。10月20日,领导人卡扎菲被俘身亡。
2011年1月,也门爆发抗议活动。6月3日,也门起义爆发。11月23日,总统萨利赫移权副总统。
2011年3月6日,叙利亚爆发危机,直至2012年5月,在叙利亚动荡中遇难人数超过15000人。
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尔也先后爆发示威游行,以政府让步而逐渐平息。
3. 对中国的启示
正如上文所述,“阿拉伯之春”前,国民经济衰退、人民生活贫困、财政与经济不透明、国家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中国在历史上也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最典型是清末时期。
但是,阿拉伯的政体,并不是封建专制,所以纵观中国历史,并没有可以和“阿拉伯之春”作对照的时期。而今天,中国虽和阿拉伯大动荡的国家一样属于共和国,境况却大不相同。
2012年,美国议员曾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并称“阿拉伯之春”应进入中国。但是,混乱爆发的根本并不是人权,而是经济。至少,在现在的中国,并未出现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高居不下、人民生活贫困的现象,所以我认为,“阿拉伯之春”在中国蔓延是无稽之谈。
中国地大物博,经济构成多样化,绝不会过于依赖外界贸易,受他国的影响也相对弱很多,至少人均经济水平还是高于突尼斯这些国家的。
中国的国情与阿拉伯大不相同。或许中国的人权问题仍待改正,法制仍不完善,民主仍未全面,但我认为,从习近平上台后,中国的民主政治是在进步的。今年,又提出“走群众路线”的主题,所以是不会忽视人民的作用与感受的。
“阿拉伯之春”虽不会在中国发生,中国却需要以史为鉴。对于政府来说,首先应该净化并优化自身的成员结构,减少贪污腐败,在其位而谋其事。其次,要让利于民,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就像这次动荡中的沙特的“破财免灾”。最后,放权于民,提高人权水平,走群众路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这样,中国将迎来的不是“阿拉伯之春”,而是“改革之春”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