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原因,粤东客家人在保留客家方言的同时也保留了中州饮食特色,并且自成一派。
客家菜既有北来风味,又有南方特色,如选用新鲜材料、制作精细是广东菜的共同之处,但口味咸、肥、香、熟则与粤菜的清、爽、鲜有所不同。
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黄帝时代,夙沙氏煮海为盐开创了华夏饮食调味的先河,盐是中国最早的调味品。《白虎通·五行》有“五味得咸乃坚也”之说,任何味道加盐后,自身的特点更为突出,盐有“百味之王”之美称。咸鲜味(突出咸味)和鲜咸味(突出鲜味)是中国菜肴的主味,咸淡适中是菜肴的基本要求,北咸而南鲜。香口的菜肴,没有一定的盐是不行的。客家菜中的盐焗鸡、酿豆腐、咸鸡等,就是咸香型客家菜的代表作。
传说由我国厨神伊尹(商朝)所著《吕氏春秋·本味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著作,其中“和之美者:阳朴之姜……”的“和”,说的就是调味品,意思是调味品中最好的就是阳朴产的姜。“姜是老的辣”说明姜是辣味调味品,可见我国最早的(辛)辣味调味品是姜而不是辣椒。客家菜肴对姜是独有情钟,客家妇女座月子吃的鸡酒、甜品鸭双羹中,姜是主料;有时炒牛肉、牛双胘只用姜丝作辅料;蒸鱼、汤圆、番薯糖水中加姜调味,甚至在温热的客家糯米酒中加姜。
从盐、姜、香味的特色看,客家菜保存了中州古味而不同于潮菜和粤菜。
寻根溯源,客家菜“中州古味”之中,是中原之“中”,是中华之“中”。从消费群体看,“田园之美,山野之根,河塘之鲜”“正本青原,精材食料”的客家菜,是为数最多的中档消费人群可接受的家常菜。但传统客家菜的盐和油要减,香不能变,“宗”不能变。依靠现代科学和现代调味品,客家菜可以走向辉煌
更多内容如下: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网址:http://www.wm23.cn/123Smile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c/99727304.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32831639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