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619-约687):义乌人,唐朝著名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史称“初唐四杰”。后助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为艺文令,起草《为李敬业讨武氏檄》,轰动朝野,旬日之间,天下反武势力集结十多万人,此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檄。武则天死后,鲁人郗云卿辑宾王诗行世。清代义乌人陈熙晋辑《骆临海集笺注》10卷,为传世佳本。小学时候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既是骆宾王7岁那年所附,短短18个字,把一群白鹅戏水的神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现有义乌宾王路即是以名人命名。
朱丹溪 (1281-1358)赤岸人,名震亨。现有义乌丹溪路即是以此名人命名。36岁到东阳向许谦学程朱理学,因母病不愈而习医。求教于杭州各医罗知悌,回家乡给人治病。为贫穷病人治病不取报酬,穷人则送药上门。晚年著《格致余论》一书,又著《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辩》《外解精要发挥》《宋论》《金匮钩玄》《素向纠略》等,弟子还为此整理了《丹溪先生医著》《丹溪医集》《朱震亨医学文集》等多种。他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强调保护阴气,滋阴降火,为滋阴学说打下基础。他的主要医学成就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其学说远播日本,迄今日本尚有“丹溪学社”,医学传人历代不绝,誉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