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近日,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筑及周边道路上布置了国家公祭日主题标语牌,纪念馆前设置了“12·13”花坛,迎接首个国家公祭日。新华社发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网也将同步直播。据新华社电

【关键词1遇难者人数30万】

国际国内法庭判决相互印证

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在遇难者“30万”这一数字上大做文章,以此为突破口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

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屠杀人数,战后中国和国际法庭早有定论,且相互印证。

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长达1218页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有两个专章“攻击南京”和“南京大屠杀”,明确指出“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二十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所烧弃了的尸体,投入到长江,或以其他方法处分的人们计算在内。”

为何是“20万人以上”而不是“30万”?参加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的唯一一名中国大法官梅汝璈此后撰写回忆文章专门就此作出说明。

刘梦美(2014-12-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