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秋风楼

家乡区县: 山西省平陆县

秋风楼东依峨嵋岭,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太史公司马迁祠相对,托地傍水,居高临险,“千寻嵋岭演天亘,一曲黄河卷地来”。秋风楼位于后土祠正殿后,因楼上藏树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楼高32.6米,下部筑有高大的台基,东西穿通,东门雕字“瞻鲁”,西门雕字“望秦”,南面为登楼之正门,周围砖砌花墙。楼分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四周回廊,十字歇山顶。

由来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泛舟黄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经历两千余年的沧桑变化,汾阴后土祠现在的状况怎样呢?汾明后土祠坐落在今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万荣县城40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睢地”,东周时属魏,亦称“魏睢”。秦惠王伐魏,“渡河取汾阴”就在此处。这里是汾河和黄河的汇合处。《水经注》载:“有长阜,背汾带河,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唐人颜师古云:“因其地而高起,如人九睢而名之。”传说睢上有轩辕黄帝的郊台、汉武帝的明坛、巫锦的鼎区。

建筑特点

后土祠坐北面南,东西宽105.21米,南北长 200.81米,占城面积25268平方米。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脚充饭队关西五虎殿、秋风楼等,结构合理,布局严谨。献殿。正殿额枋雕刻华丽,工艺精巧;屋面披复着黄、绿色琉璃彩瓦,光耀夺目。最前面山门底下有一座过路舞台,紧靠山门后面有两座并列舞台,三座舞台在布局上形成“品”字形,庙内两边配有唐明皇碑,宋真宗碑、钟鼓楼、真武、二郎、六丁、六甲、东西五虎偏殿等,其建筑宏伟华丽。清乾隆十九年(1754)编修的《蒲州府志》称其为“海内祠庙之冠”。

赵姣(2014-12-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