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商河县城东北15公里,济南、德州、滨州三地交界处,距省城济南市区90公里。全镇辖94个行政村,4.3万人,面积92.5平方公里,耕地5832公顷。是济南市“城镇建设行动”首批试点镇,是济南市“城镇建设行动”首批试点镇。
2基本概况
龙桑寺镇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产业特色突出,小城镇发展迅速,三产兴旺,是商河东部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商河县第一个党支部与第一届县委均诞生于此,“金头玉蝼蛄”的传说闻名天下;镇村环境优美,境内河道纵横、绿树成荫,大沙河风景如画;省道316线横穿全境,农村公路四通八达;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畜牧大镇、建筑之乡和硬化池藕生产基地;小城镇发展迅速,是济南市“城镇建设行动”首批试点镇;三产兴旺,火烧、刺绣、地毯等加工业众多。集贸繁荣,拥有全县最大的农村集市,市场交易活跃,是方圆30里内最大的商品集散地。2008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六个三”的发展思路,认真践行“五种理念”,紧紧把握“机关作风整顿”这一推动工作的关键,打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思路,重点完成了春季造林、城镇绿化、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等工作,开创了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
·政区概况
龙桑寺镇位于商河县城东北15公里处,面积92.5平方公里,耕地5832公顷,下辖94个行政村,4.3万人,人口出生率11.2‰,人口自然增长率4.5‰。
·经济概况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9.3亿元,比2007年增长17.7%,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0700万元、39600万元、227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27.3%、18.2%;地方财政收入17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0元,同比增加626元。
·区位优势
龙桑寺距商河县城15公里,东部和滨州惠民接壤,省道316线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龙桑寺镇历史悠久,交通便捷,产业特色突出,小城镇发展迅速,三产兴旺,是商河东部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商河县第一个党支部与第一届县委均诞生于此。“金头玉蝼蛄”的传说闻名天下。省道316线横穿腹地,境内农村公路四通八达。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畜牧大镇,建筑之乡和全省最大的硬化池藕生产基地。小城镇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三横四纵”的城镇发展格局。三产兴旺,拥有全县最大的农村集市,家具、木材、饲料等市场交易活跃,是方圆30里内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资源优势
龙桑寺镇是全省最大的硬化池藕生产基地,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畜牧小区建设和养殖业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相当规模。村村通公路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大沙河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多项民心工程得到了实施,农民得到了实惠。
龙桑寺盛产优质小麦、玉米、棉花、小杂粮,更有久负盛名的商河四大土特产之一的糖酥火烧。白莲池藕面积大、品质好、产量高。全年生猪存栏量达6万头,家禽20万只
·人文优势
民风纯朴,人杰地灵。镇政府驻地有大型农贸集市一处,经营规模大、覆盖范围广。设有中学二处,中心小学一处,完小四处,幼儿园5处。济南市立三院投资300万元在该镇新建一座20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
3城镇建设
龙桑寺镇在小城镇建设管理上切实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
小城镇建设现状
依托大交通发展小城镇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龙桑寺镇重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1、加大对省道316线和政府后街的改造,316线北侧的中式建筑和后街两侧的欧式建设群已投入使用。
2、龙岳路、龙常路的整修拓宽已完成,且街两旁的商家已修葺完工。
3、政府前街和中街的拆迁、修建已全面竣工,规划合理,设计精巧,引来商家无数。
4、政府西街和广场投入使用。如今龙桑寺已形成四纵三横的大交通格局。我镇党委、政府正以这四纵三横的大交通为依托,优化投资环境,为参与开发建设的投资商创造条件。
小城镇建设的远景规划
按照远景规划,我龙桑寺镇将建设南至龙常路,北至镇中学,西至齐庙桥,东到庞家桥的“四区一地一线”的龙桑寺镇经济园区。
1、“四区一地”即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文化娱乐区和小商品集散地。以“四区一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发展打造新型的龙桑寺经济。
2、一线:重点抓316主线的规划,以316线为依托,打造从庞家桥到齐庙桥,东西10华里的经济长廊。
龙桑寺镇始终把小城镇建设牵动和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小城镇建设开发速度很快,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龙桑寺真正成为集商贸、工业、居住、娱乐、生态四位一体的城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