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一)

家乡区县: 江苏省句容市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句容西北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以北,距南京、镇江、句容各30公里。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宝华山森林公园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198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

简介

宝华山隆昌寺始建于梁天监元年(502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最兴隆时有僧人3000多,全国70%僧尼到此受戒,是“律宗第一名山”。寺中戒台、千人锅为全国之最,明代敕造的铜殿、两座无梁殿为国内仅存,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香港宝莲寺赠的“天坛大佛”高7.84米。

宝华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历代文人墨客登山、访寺者无数;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和大量诗文墨宝。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森林公园内的自然保护区面积115公顷,内有维管束植物有124科、352属、529种,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宝华玉兰、南京椴为宝华山特有树种;宝华山还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种,素有“竹海”之称。宝华山动物资源丰富,有獐、狐等20多种哺乳动物,画眉、八哥、白鹭等近百种鸟类,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宝华山是秦淮河的源头之一。历史文献记载,秦淮河有两个源头,其中一个就是句容宝华山,宝华山泉流到江宁的方山,经过通济门进入南京城。登秦淮源头有乾隆御笔“秦淮之源”四个大字。

将军洞是许世友将军采煤所留。乌龙洞等天然溶洞,深不可测、神秘变幻,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相传乾隆皇帝第六次来宝华山,率百官于天龙峰沐浴焚香,为社稷祷告,为万民祈福,后人于天子祈福亭遗址处扩建成宝华山天龙福地广场。此处极目远眺,可见宝华山雄伟英姿,胸中自有一山天下之感,顿生万丈豪情。

宝华山还有“城市氧吧”之称,既是开展自驾车旅游、山地自行车竞技等体育运动、户外拓展、野外训练等活动的理想场所,也是人们远离喧嚣,融入自然、呼吸自然的休憩之地。

宝华山南麓建有山一方国际度假村,是山居休闲、度假会议的上佳去处。

地理位置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华东旅游黄金线上,是宁镇山脉中自然环境中保护最好的原生态森林公园。与方圆30公里内的南京清凉寺、栖霞寺、金山江天寺、焦山定慧寺、茅山道观连成一体,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西距南京市区23公里,东离镇江市区30公里,南离句容市20公里,距离句容下蜀镇10公里。紧邻312国道、沪宁高速、仙林大道和汤龙公路,距离天下闻名的汤山温泉和谷歌庄园仅需15分钟车程。

景区概况

为进一步开发宝华山的旅游资源,宝华山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投资20亿元,规划开发了隆昌寺景区、国际生态社区、动植物观赏景区、度假村景区等40多个旅游投资项目,使宝华山成为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人为景观为一炉,以名山古寺为依托,集自然保护、森林旅游、避暑度假、疗养健身、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栽下了六棵“御道松”最为有名。

宝华山

江南岸,金陵东,静卧着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宝华山。此山层峦叠嶂、逶迤环绕、形似莲花,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宝华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时黄花满山而得名,因古时“花”和“华”通用,亦称华山。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宝志和尚(句容人)晚年登山结草为庵,设坛讲经传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宝志圆寂后,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改称华山为宝华山。

宝华山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维管束植物有124科、352属、529种。其中宝华玉兰为特有树种,现野生成株仅存28棵,是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大片野生品种,素称“竹海”。这里动物资源丰富,有豺、狼、獐、狐等20多种哺乳动物,画眉、八哥、白鹭等近百种鸟类,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1984年,江苏省在这里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后又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华山是宁镇山脉之名峰,海拔437.2米,仅次于紫金山(448米),为周围群山之冠。“东凌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气魄雄伟,景色壮丽。伴随有无数神奇传说的宝华山自然风光蔚为壮观--山内古树参天,流泉汩汩,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清晨凉爽的空气之中,弥漫着淡淡青草的芳香,一种阔别已久的平静之感自然流露。树叶上凝结的露珠宣扬着它的骄傲,青翠欲滴的树叶吐露着它的心声。

“一岭、二峰、四池、七台、九洞、十泉”无处不展现着宝华山的清幽景色;“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无处不倾吐着宝华山的人间胜迹。

除却宁静致远的自然风光,宝华山上人文景观也颇为出众。宝华山之所以成为“律宗第一名山”是因为山上的隆昌寺。隆昌寺规模宏大,气宇轩昂,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为明清建筑的杰出代表,是国内保存下的一座最大的传戒道场。隆昌寺始建于梁代,扩建于明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院之内殿宇、房屋众多,有999间半之称,实为山中大寺。隆昌寺内环境清幽,古木掩映,颇具佛家风范。夏日至此不仅能避暑纳凉,更能在佛家寺院之中找到一种久违的心灵共鸣,体验佛祖的慈悲大法。

观景台

古时为宝华山白云亭,今择其旧址修建茶楼供游客品茗,休憩眺望,对面是宝华山和大华山的主峰。此为观赏宝华北坡绝妙处,在此,可将整个宝华北坡景色尽收眼底。观景台旁有一九龙池,又平添几分灵秀之气。

拜经台

位于宝华山西部峰顶,又名晒经台、会经台。上有巨石如台,相传是梁武帝会宝志处。民国时期,张治中将军曾在此着文追述1932年上海“一二八”战役,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并立碑以纪念,后被日军所毁,只存遗址。现有南京军区部队驻守,为军事禁区。

秦淮之源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十里秦淮”在南京的历史上久负盛名,曾是众多文人墨客的钟爱之地,曾有“桨声灯影连十里”的胜景。其繁华与艳丽历经数朝,积淀了深厚的特色文化。

秦淮源头在哪里?大多数人可能只知道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山。其实,科学勘察的结果表明,秦淮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溧水东庐山,一个是句容宝华山。秦淮河发源于溧水东庐山与句容宝华山,自东向西,潺潺地淌过南京市区的南部,又沿着石城的西北注入长江。《宝华山志卷四》云:“秦淮其源二,一出句容华山,一出溧水东庐山;合流入方山;自通济水门入于郡城”。

关于宝华山秦淮之源,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乾隆皇帝第六次上宝华时,得到京城八百里加急喜报:他的第五世孙呱呱坠地,自此,乾隆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五世同堂皇帝。这天,皇帝的心情特别好,带着随从和几个地方官信步走出隆昌寺,来到秦淮源头的处所(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立的位置)。不登不知道,一登皇帝的雅兴就上来了;他环顾四周:地势开阔,林茂竹修;极目南望:春山滴翠,山花烂漫。不禁叹道:此乃人间仙境也!当地官员立即趋前,向皇帝报告:这里还是秦淮河发源地呢!皇帝一听,恍然大悟:怪不得呢,原来还是秦淮之源!看来,金陵的灵气和繁华也发源于此啊!此乃人间真仙境也!文房四宝伺候,此处赐名“秦淮之源”!可惜的是,皇帝是信步出游,侍从们也没带文房四宝,“秦淮之源”的名是赐了,但没有留下乾隆墨宝。我们现在看到的“秦淮之源”四个字是宝华山景区开发时,从乾隆御笔中检出的;我们所处的宝华山秦淮之源广场是由江苏宝华旅游开发公司于2005年设计、建设的。这里不仅是秦淮之源的标志,也是从宝华山顶观赏宝华山山南景色的最佳位置;在此凭栏放眼, 你也许还能体会到乾隆当年的感受。

 

 

丫头(2014-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