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世界兵典《孙子兵法》的诞生之地,这里有过吴王重用孙子的故事,这里曾是著名战例柏举之战的发兵之地,这里也是以弱胜强的王国,长戟杀戮的惨烈和战马嘶叫的长鸣在这块土地上谱写过战争的悲壮!
苏州靠近太湖,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北面有一座当地最高的山,形似如意,山的名字气势,叫穹窿山。《吴郡志》记载:“穹窿山,吴中山最高深处,赤松子取赤石脂于此。”也见清朝顾震涛《吴门表隐》:“赤松子,帝喾之师,隐穹窿山,采赤石脂。”看来这地方自上古就能成人气候,以后再出没出仙人不得而知,但据称孙武子在这里辟隐深居,著就兵法十三篇,以兵书晋见吴王阖闾得到赏识,被重任为将。
穹窿山上建有孙武苑,孙武苑依山势而建,有隐居庭院、碑院、兵圣堂。这里两侧山峰兀立,山坞平缓宽阔,泉水淙淙不绝,古树翠竹遮天,环境幽静。
孙子与伍员是同时期的人,至少有八年的时间两个人在一起效力于吴王阖闾,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伍员写了《伍子胥列传》,就个人传记而言,记述之详细、占用篇幅之多,在全卷中都是少有的,这还不算他在其他卷中对伍员的提及。相比之下,留给孙子的笔墨只不过是淡淡的几缕云烟。鲁史《左传》尤甚,书中的伍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而却找不到一处孙子的踪迹。也拿吴地举证,由于伍员,便有了胥山、胥门、胥江、胥湖,这些地名从春秋时代一直沿用至今,而孙子的遗迹差不多都是近些年才修建或恢复的。可见,当年的伍员比孙子的名声大得多。后来孙子名扬四海,国人几乎无人不晓,道是伍员远远逊色了,如果不是有意读一读这段历史,怕是很少提起这位刚正不阿、能成就大事的吴国大夫。伍员留给后人的是智慧的故事,孙子留给后人的是故事的智慧。孙子与夫概、伯嚭、伍员破楚之功只不过是“了却君主天下事”,而《孙子兵法》被后人视为兵家经典,才是孙子流芳百世的真正原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