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1] ,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2] ,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3800余亩(约25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7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亿余元。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0000余人,各类研究生42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7100余人,各类留学生300余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1]
展开
创办时间 1952年 所处城市 中国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学校类型 师范 属 性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主管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学校官网 www.imnu.edu.cn
学校概况
专业设置
历年分数线
目录
1历史沿革
2办学条件
▪ 院系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力量
▪ 教学建设
3学术科研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学术资源
4学校领导
▪ 党政领导
▪ 历任领导
5文化传统
6校区分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内蒙古师范大学
英文名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简 称内师大(IMNU)
创办时间1952年
类 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师范
属 性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现任校长云国宏
知名校友巴音朝鲁、赵文得、杜梓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硕士点131(一级24)个
博士点4(一级2个)个
博士后流动站1
校 训献身、求实、团结、奋进
主要院系教育科学学院,蒙古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
主要奖项2013年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贡献奖
历史沿革
编辑
内蒙古师范大学师盛湖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学院,1952年5月5日成立于当时的首府乌兰浩特。[3]
1954年8月,学校随自治区首府从乌兰浩特市迁到呼和浩特市,并将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并入。
1955年,全部师生迁到新城南门外的新校园。1956年学院成立函授教育科,设汉语文、蒙语文、数学三个专业。1958年增设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五个专业的专科和本科。1959年成立函授部。[3]
1964年,学校成立附设函授大学,先后在牙克石、通辽、赤峰等地设立函授站,形成了完整的函授教育体系。
1982年,建校30周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并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大学。
199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与马来西亚国际现代设计集团联合创办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成立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997年,学校成立了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
2000年7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高校结构性布局调整的决定,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内蒙古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成立于50年代,1960年改为内蒙古教育学院。
2001年,学校成立了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蒙古学学院。
2002年,学校开始立项建设盛乐校区。学校相继成立田家炳教育书院、旅游学院。[3]
2003年,学校成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2004年,学校成立教育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传媒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6年,学校成立法政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社会学民俗学院、科学史与科技管理学院。
2007年,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鸿德学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