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教育部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1]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2]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之一,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艺等9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5万亩,其中教学科研用地1万亩,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5.7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12亿元。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3873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273人。[2]
展开
创办时间 1952年 所处城市 中国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学校类型 农业 属 性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主管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学校官网 www.imau.edu.cn
学校概况
专业设置
历年分数线
目录
1办学历史
2办学条件
▪ 院系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力量
▪ 教学建设
3学术科研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学术资源
4文化传统
5校园环境
6学校领导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内蒙古农业大学
英文名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 称内农大(IMAU)
创办时间1952年
类 别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农业
属 性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现任校长李畅游
知名校友康乐,潘刚等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硕士点99(一级23个)个
博士点49(一级11个)个
博士后流动站6个
校 训团结、求实、博学、创新
主要院系农学院、林学院、经管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1个
学校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主要奖项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13年,荣获国家首个“雷锋大学”称号
重点培育学科3个
特聘院士10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办学历史
编辑
1952年,国家政务院批准,由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合并迁至呼和浩特,创办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签署任命了第一任院长。[3]
1958年,原内蒙古林学院成立,这是党和国家为适应内蒙古作为全国林业生产基地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所高等林业院校。
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农业学校、内蒙古农业干部学院、内蒙古牧业干部合作学院等3所学校并入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
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
历史沿革
1958年,内蒙古党委批准,学校的水利系移交内蒙古水利学校,成立了内蒙古水利电力学院。
1962年,内蒙古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系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63年,内蒙古农牧学院被列为华北地区重点高等农业院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招收国外留学生和研究生的高校。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内蒙古林学院,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内蒙古林学院,从此,农林两校进入了各自的恢复、发展和振兴期。
1981年,内蒙古农牧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8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批准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院校。
1985年,内蒙古农牧干部学校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内蒙古农牧学院成为内蒙古第二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历史沿革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撤销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3]
2000年,学校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2001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共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协议,正式进入省部(局)共建行列,属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
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