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河南名胜古迹山水美景尽在其中(1)

家乡区县: 上蔡县

河南著名景点有白马寺 包公祠 嵖岈山 风穴寺 浮戏山雪花洞 花果山 黄帝故里 黄河大观 黄河小浪底 鸡公山 龙门石窟 南湾湖 青天河 少林寺 石人山 嵩 山 太行大峡谷 万仙山 文峰塔 相国寺 亚武山 永昭陵 云梦山 云台山 寨沟风景区 重渡沟 白马寺

白马寺在洛阳市东12公里,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 之称。 传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神,从西而来,飞绕殿庭。于是,派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 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佛像。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洛,翌年建寺,遂以白马为名。 唐代时规模宏伟,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予以重修,大体上奠定今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殿内造像以大雄殿内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 ,二天将、十八罗汉最珍贵。此外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天竺高僧墓、焚经台等古迹。 寺中的大佛殿内高悬一口大钟,洛阳八大景这一的“马寺钟声”即由此而来。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这只大钟,钟声会响遍方圆十里,经久不绝。更奇妙的是,由于音律相同,只要钟声一响,远在25华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应声而和。每年元旦零时,都要在这里举行流传上千年的撞钟迎新年活动。 包公祠 包公祠座落在开封城内碧波荡、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占地一公顷,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 它气势宏伟、风格凝重典雅。祠内主要建筑与景观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回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亭与喷泉,小桥流水、嶙峋奇石。 其中大殿内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手扶椅,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 东西展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特别是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俱现、栩栩如生。 包公祠凭湖临风,绿树红墙倒映在碧波之中,成为七朝古都开封的一颗明珠。 嵖岈山 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的大平原上,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417米。由蜜蜡山,北山,南山三大主峰组成。蜜蜡山风景秀丽,北山险峻陡峭,南山小巧玲珑,有“中原盆景”之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这里有古刹大会,非常热闹。 嵖岈山上奇岩怪石,而优美动人的传说,也为到此的游人增添了几分情趣。传说嵖岈山是用天宫中王母娘娘花园里假山上的石头造的,所以就显得无比俊美。在山上,有“三皇姑楼”,“灵宫殿”,“关岳庙”,“纯阳宫”等庙宇建筑。 风穴寺 风穴寺是河南四大名刹之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南部旅游路线。 它建于北魏,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寺周围群山环绕,满山翠柏,四季流泉飞瀑,建筑依山傍水而建,为中原一带少有的风景区。 风穴寺真山真水,风景点星罗棋布,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和冬暖夏凉三十六福地。寺内现存唐至清历代古建筑一百四十余间。有占全国七大唐塔之一的七组塔,有誉为"中原第一钟"的宋代大铁钟和国内罕见的元代罗汉殿、金代中佛殿。现风穴寺溶千年古建、佛教、自然风光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游览价值。 浮戏山雪花洞 以险关要隘和景色秀丽著称的浮戏山雪花洞位于郑州市西58公里处的巩义市新中镇境内,属喀斯特地貌,面积124平方公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124处。 花果山 花果山即地处宜阳县西南部的女儿山,俗名石鸡山,亦名女山、天几。 山与嵩县、洛宁毗邻,距洛阳市区90公里。景区总面积42区万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自晋唐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旅游胜地。 花果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古代史书中,与江西庐山,湖北武当山等并称为“七十二福地”。清乾隆15年重修庙宇碑记:“斯山也,即西游记所称齐天孙佛成圣处。”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文采飞扬的题咏之作和种种逸闻趣事。 花果山属冰川期地貌,群峰点点,林涛起伏,重岩叠嶂,山石奇特,目前中国最大的飞来石即在此地。主要景区有北部、南部、石院墙、七峪沟、大里沟、岳顶山等,景点以天然石猴、水帘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玉皇顶等较为出名。花果山原有庙宇百余间,以供奉齐天大圣为主,可惜今多不存。 黄帝故里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位于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就是黄帝出生的地方。黄帝故里就建于此。它最早建于汉魏,历代都有修复,大殿内设置黄帝中年坐像。四壁有描绘黄帝功德的壁画,东西两厢分别供奉着黄帝的两个妃子嫘祖和嫫母。 如今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寻根朝圣者络绎不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的主要地方。 黄河大观 黄河大观位于郑州市北郊郑邙公路23公里处,是一个以黄河文化为前景,以黄河流域的人文景观为表现形式,融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主题公园。 黄河大观园内以3.7公里长的模拟小黄河为轴线,分文化风情区和北岸高科技游乐区。文化风情区由黄河流域代表性的19处人文景观组成:包括泰山、龙亭、龙门石窟、大雁塔、兵马俑、长城等。 北岸高科技游乐区建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动感影院,影幕有一座七层楼高,材料特殊,画面甚是清晰逼真,令人身临其境。 黄河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景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南30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西起八里胡同,东至黄河西滩,长50公里。距古都洛阳40公里。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大河滔滔,气势磅礴,沟壑纵横,坡谷相映,峰奇峦秀,姿态万千,构成独具特色的黄河旅游景观。有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有夫子崖,王母洞与黄河大佛等。 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中下游交接处最后一道峡谷口,有83%的工程量集中在济源境内,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总投资额400亿元人民币,创下三项世界之最,六项中国之最。建成后将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港湾交错,山水交融,构成一幅山青水秀北国江南的壮丽画面。 鸡公山 鸡公山雄踞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之间,是大别山的一支余脉,西与桐柏山相接,南距武汉174公里,北距郑州340公里,面积达27平方公里。 鸡公山主峰海拔811米,报晓峰海拔744.4米。鸡公山素有“青分楚豫”之称,是我国南北方天然分阶界线。 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古人“ 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的诗句,就是鸡公山清凉宜人的生动描绘。三伏盛夏,山外挥汗如雨,燠热难当,山上则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 鸡公山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植被丰茂,种类繁多,1700多种植物在这里安家落户, 针叶树、阔叶树、山花、异草争繁斗茂,参差相杂。山上可入药的植物有600多种,珍贵的有灵芝、九死还阳草、马蹬草、何首乌、七叶一枝花等。 鸡公山种类繁多的森林植被为各种珍禽异兽提供了繁衍栖息的天然场所,仅野生鸟类就有17目、109种之多,野兽类有豹、鹿、野羊、赤狐、豹猫、花面狸等。 鸡公山的石,具有怪、美、巧、奇、的特点。报晓峰突兀拔起,酷似引颈欲啼的雄鸡。骆驼峰、狮子峰、狮头崖、狼牙山、将军石、恋爱石、宝剑石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河南省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 龙门山河壮丽,风景幽美,故诗人白居易曾云:"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石窟密布于两岸的崖壁上,长达1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石窟,合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国、隋、唐和北宋诸朝,其中尢以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造达一百五十多年。 据解放后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共二千一百多个,佛塔四十余座,碑刻题记三千六百多块, 全山造像十万余尊。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唐代的潜溪寺、 万佛洞、看经寺、奉先寺等都是代表性的洞窟。 奉先寺大卢舍那佛像龛的群像雕造,气势雄伟,雕琢精, 表现了古代艺术大师的卓绝技艺。魏碑精华"龙门二十品" 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之碑", 则是书法艺术史上的珍品。 在迄今为至的一千四百多年里, 龙站石窟曾遭受到自然风化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 南湾湖 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8公里处,为河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区。 湖面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0公水域面积70平方公里。登上巨龙般的堤坝,放眼望去,眼前烟波浩淼,绿宝石般的岛屿星罗棋布,湖光山色,水天相连。 湖的上游,便是荣获国家金奖的“信阳毛尖”的产地“五云”诸山。 南湾水极清,极纯,清纯透如明,又带了些微绿。风平浪静之时,波澜不惊,倒映着蓝天云,有船驶过时,船首犁开水面,船后则拖起一条前窄后宽的浪迹,不久又归于平静。有些小风,湖水便柔柔的涌将起来,阳光之下,波光泛金,辉煌烂。大风起时,掀起几尺高的,浪花头撞击船体,澎湃有声,置身其中,便有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倘是月夜,乘小船滑行于湖面,竟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悠然忘我,如同进了仙境。 春天,南湾湖的大小岛屿杜鹃似兰花溢香,草木葱茏,春光无限;夏天,这里是极好的天然泳场。秋天,枫叶似火,天远水清,天地更加辽阔深远;冬季,湖的四周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唯这湖水如鉴似镜,显示着生命和活力。

紫陌潇黛(2014-12-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