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于原武,运河之济州,会通河段淤塞,漕运不通,永乐九年(1411年),永乐皇帝采纳济宁同知潘叔正言,派工部尚书宋礼等前往治理,宋礼率十六万余人,经一年多治理,虽开新河而无水,仍无济于事。宋礼乃礼贤下士,微服私访,请出农民水利家白英辅佐。以白英之谋,堵塞元建的罡城斗门勿使汶水入光河流经济宁,在汶河下游戴村筑坝,开挖小汶河入南旺济运,又以汶上东北诸泉为源开挖南北泉河,下汇鹅河入总泉河再入南旺济运,又根据调节水量的需要沿途设闸三十八,又以南旺、安山、马场、昭阳四湖为“水柜”,以济运进而疏兖州,济宁、邳州等地三百余泉为五派水系入“水柜”,涝则蓄,旱则济,工竣后,滔滔汶水六分北达于漳卫,四分南流达于淮泗,此世人谓之六分北流朝天子,四分南流运皇粮,真可谓天地之奇观,古今之要会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