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障体系
(一)完善学校机构设置。
学校管理机构坚持人员一人多岗、匹配合理、机构精简、工作高效、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推进考核制度改革。
健全学校全员分类考核体系,形成学校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规范考核程序。坚持优选原则,实行评聘分开制度,选聘师德修养好、素质教育能力强且效果好的教职员工上岗。完善各项考评制度,加强各级教师的业务管理,提高师资队伍管理的实效性。发挥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和评价的作用。发挥教学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健全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制度。
(三)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制。实行各级学校管理人员述职报告制和校务公开制度,管理人员的工作全面接受师生员工监督。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家长层面均能得以体现落实。
(四)建设竞争激励机制。
完善教职工的绩效工资结构,按照工作性质和绩效分档,根据同类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不同拉开差距,认真贯彻优教优酬、优劳优酬的原则,加大对贡献多的教师的奖励力度。
(五)完善技能培养硬件。
充实现代教育技术的装备,以适应现代化教育和教学的需要。加强学校图书室的硬件建设,每年要添置一定数量的图书,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满足师生教育教学和学习之用。在增加图书室内图书数量和种类的同时,要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形成图书特色,逐步形成特色书架。创建多媒体阅览室,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增强图书室指导学习功能,满足师生教书、学习的需要,真正把图书室建成师生自主发展的平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