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汾河在这里的山间环绕奔流,冲刷出一片片水草丰美的河滩地,十万年前便有大量原始动植物生育繁衍。距今5000年前的 “山城峁文化”时期,人们就能烧出双鸭嘴彩陶壶、夹心彩陶壶。《晋乘(草加鬼)略》说:周王绘图而有楼烦国。楼烦古国即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中的“胡”。“娄烦”二字据说也来自胡语。专家说,当时的胡人平均身高逼近两米。今日的娄烦人与“楼烦人”没有血缘关系,少了些游牧民族的彪悍,多了些似是游商边民般的善言和精明。 汉武帝曾寻良马于此,卫青、霍去病骑着这里的骏马取得不世功业。李渊、李世民更是自此御马龙跃,开启大唐盛世。孙悟空师徒取经的形象在《西游记》成书七八十年前就铸在当地一口寺钟上。 近代以来,娄烦县作为汾河上的旱码头,商业、加工业、木材水运业、饮食服务业均十分发达,成为驰名晋西北的“小太原”。随后的革命年代,这里留下无数红军、八路军将士和当地人民共同战斗的足迹,并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如今最让娄烦人自傲的可能要数中共早期领导人、“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的高君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