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路镇——商河

家乡区县: 济南市商河县

郑路镇位于山东省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总面积12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0.5万亩,下辖97个行政村,总人口6.18万。人口出生率10‰,自然增长率为4.6‰。

郑路镇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处,是省政府确定的237个重点中心镇之一,济南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开发建设的小城镇,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优势明显。境内徒骇河、土马河横贯东西,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境内有35KV变电站一座,电力资源充沛。镇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形成了商贸区、工业区、生活区、休闲区等严格功能区分的小城镇基本框架。占地100亩的工业园和占地200亩的创业园搭起了发展的框架。距济青、京福高速公路70公里,济南机场50公里,商展路横穿东西,环县路纵贯南北,并和省道248线、316线、国道220线相连,拥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郑路镇党委、政府围绕“全力打造中心大镇”总体目标,紧紧抓住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条主线,突出“重点项目、民营经济、农副产品加工和蔬菜种植”四个工作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群众性加工业,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全镇已形成蔬菜生产、丝网加工、畜牧养殖三大产业基地。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商贸区、工业区和生活休闲区的小城镇基本框架,逐步把郑路镇发展成为商河县域东部的经济次中心。 全镇已形成蔬菜生产、丝网加工、畜牧养殖三大产业基地。种植业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大蒜、牧草为主。万亩速生林、千亩陆玉大桃和万亩大蒜生产基地形成天然“氧吧”。建有高标准蔬菜大棚80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大蒜种植1.5万亩。生产的“展旺”牌无公害蔬菜销往济南、北京、沈阳、哈尔滨、太原等20多个大中城市。以密目网为主的铁编、地毯、老粗布、苇箔、笤帚苗加工等特色加工业撑起郑路经济的半壁江山。渔业、麦秸、木材、生石灰、废旧物资等运销有力助推镇经济发展。奶牛、黄牛、猪、羊、鸡、鱼的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已达到70多个,养猪大户1290多户,规模饲养量已占全镇饲养总量的40%以上。大牲畜存栏4万头,猪羊存栏7万头,禽类195万只,肉年产6000吨,禽蛋年产4000吨,鲜奶年产2500吨,产品运销国内外。2006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了山河五金、医药化工、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蒜片加工、棉花加工、水电暖安装、恒温库建设等12个项目,引进资金3亿元。镇办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建筑建材、路桥工程、铁编、五金、地毯等主导产业,部分产品销往韩国、欧美等地,建筑、路桥工程已打入济南市区。

2006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47000万元、59000万元、204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10%、12%;地方财政收入9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同比增加445元。二00七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8430万元、49683万元、2694万元,同比增长8%、11%、1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8元,比上年增加240元。

郑路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山东吕剧的发源地之一,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被誉为“汉族民间男性舞蹈代表”的商河鼓子秧歌是该镇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境内有梁王冢、黑龙潭等文物古迹有待保护开发。人民诚信践诺,社会安定祥和,张北华、季学文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点缀着郑路镇灿烂的历史。

心殇@么么(2014-12-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