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堤缘起

家乡区县: 成都市金牛区

九里堤位于成都市区西北方向,金牛区境内,大致范围是从一环路西北桥头起,穿越二环路、金府路,止于三环路。一、二环路之间段叫九里堤南路,二环路至群星路口段为九里堤中路,群星路口至三环路段为九里堤北路。九里堤路及附近片区即为“九里堤”。

九里堤最早是一个水利工程。蜀汉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主持修建的蜀国防水工程,位置在成都西北,当时因堤坝长度约九里长,得名九里堤。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堤坝逐渐毁损,现仅余38米长的土埂遗址,但九里堤的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九里堤是不分北、中、南路的,也没有二环路、三环路。一环路仅有两车道,整个九里堤路是一条略微弯曲的柏油马路,路面宽约4至5米,两旁是水沟和菜地,九里堤东侧是府河(民间也称西北河)。西侧有一片坟包,有若干竹林,大部是菜地。菜地因季节的不同,色彩也不同,野花点缀其间。

史上的九里堤是顺着河床砌的,刚好是9华里。九里堤埂虽只有九里长,但它能与历史上成都城“穿城三里”比,也是不小的水利工程。而今的九里堤虽面目全非,但地名却保留了下来。

成都系冲积平原,古时水患很多,历代官府都十分重视沟、渠、堰等水利建设。大禹治王、开明王、李冰郡守等,都为川西坝子的水利设施建设作出过贡献。战国末年,李冰凿成都城外两江,一条名锦江,一条名郫江。郫江经糜枣堰向南流经同仁路、通惠门、南较场、西胜街、文庙西街,向东流经过上池街、纯化街、中莲池、下莲池,到安顺桥合江亭注入锦江,流经半个成都,为城内提供水源和交通。

《成都县志》有这样一段记载:“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捍之。宋太守刘熙古再加以重修。”把九里堤名称由来介绍得十分清楚。专家还考证出,唐末高骈和宋代太守刘熙古都曾组织修复堤堰。

1981年,成都市进行文物古迹和地名普查,又注意到九里堤的九里堤小学内的功德庙叫“刘公祠”(当地村民叫“诸葛庙”),一块比门板大的石碑上刻有“宋太守刘熙古”等字。不久政府将九里堤小学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里堤公园于2000年由成都市园林局开始修建,2001年5月1日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

东方不赢Lachesis(2014-12-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