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将领王铭章

家乡区县: 成都市金牛区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 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决定攻取徐州。津浦路南段的中国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南段进攻的日军势头被阻,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津浦路北段守军韩复榘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弃守,形势万分危急。1938年初,王铭章奉命开赴徐州、砀山一带布防,代理41军军长,任前方总指挥。1938年2月,日军沿津浦铁路攻占兖州、曲阜、邹县。战区司令部急令41军开赴滕县。  3月14日,日军以万余兵力在20多门大炮、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向藤县外围发起了猛攻。我军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经一日激战,打退了进攻的日军。15日一早,敌人在攻击正面阵地的同时,又从侧面迂回,企图包抄滕县。这时滕县城内能战斗的兵力只有两千人,却要抵御装备精良的万余敌军的猛攻,玉铭章心中十分清楚敌强己弱的形势,但他抱定以死报国之心。16日黎明,日军向守备滕县东关的警戒部队发起猛攻,战机十余架对滕县进行了轰炸、扫射。玉铭章亲自指挥守城,在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城墙被炸开了十余米宽的一个缺口。守军与日军展开肉搏,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16日,正面阵地被日军突破,王铭章根据兵力变化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7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再次向滕县发起了猛攻,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日军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十七人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滕县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才使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得以实现。

  王铭章将军死询传来,举国同悲,灵柩经武汉重庆运回成都,沿途万人空巷,民众挥泪送行。国民政府对玉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 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撰赠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正者无敌》里描写将军殉国的镜头画面看似自杀,这是不符合历史的,而是城破时,和参谋长一起从指挥部前往北门时,遭遇城墙上机枪扫射,将军和参谋长都身中数弹,时川军装备低劣,救护全靠云南白药。卫士取出云南白药,试图喂将军口服,可将军已不能张口,与参谋长同时阵亡。城破后,蒋介石下令务必找到将军遗体,李宗仁重金悬赏,将军身边突围的卫士再度化妆潜入阵地,在壕沟外发现一具已经腐败的遗体,面目不能辨认,从其衬衣袖口上一枚产自成都春熙路某商行的金纽扣,得以辨认出正是将军遗体,才连夜盗出,运回。

东方不赢Lachesis(2014-12-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