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习俗——楚汉文化

家乡区县: 淮安市淮阴区

楚汉文化,在秦汉之际,淮海地区上承炎黄文化优良传统,秉持本土文化的纯厚优势,融合先秦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体系,在斗争与发展中成长、成熟起来,是两汉文化的先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鲜明的特征,有深刻的内涵,有久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它是由多种地域文化融汇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在它的内涵中融汇有三种主体文化:一是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二是以太昊、少昊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三是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楚文化。从徐州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她正是这三种文化交流融汇的结合点,从而成为汉文化的发祥地。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一般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地理位置、历史演革以及二者相结合所形成的历史区位。

徐州地处东海之滨,岱南淮北,黄河、济水洞穿全境,是人之初东夷部落的聚居地。由于东夷部族的南迁,在江汉之地蜷缩于山林与平原之间,长期与“三苗”土著人杂处。至周成王时,鬻熊之重孙熊绎始受封于楚蛮之地,“楚”这个正式的国名兼族名始载于史册,进而成为春秋一霸。按其扩张迁徙国都之先后,称为荆楚、陈楚、吴楚;按其所处方位,分为南楚、东楚、西楚等,从而正式称之为“楚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成就了楚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长达八百多年的立国历史中,他不仅改写了古中国的政治地理,而且以卓越的奋斗精神改写了古华厦的文化地理,其文明成就灿然于天地之间。徐州,正是楚人的起源与归宿。

楚文化,因楚人、楚国而得名,是形成于周代的一种地域文化。她初成于江汉地区的苗蛮之地,是糅合了东方文化之末流和荆蛮文化之余绪的一种低等文化。在楚人那里,一切都是崭新的创造,就兴的楚文化成了一种高视点的、积极的社会文化形态。楚人放眼天下、励精图治的精神,形成了外求诸人而博采众长,内求于己而独创一格的视野;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性文化和包容精神。在这样一种一派长川的文化创造中,楚人高昂着一种挑战的文化精神,按照自己的生命意志和审美情趣,把自己的风格和气派发挥的淋漓尽致,把楚文化的血色大旗挺立于华夏文化之前列,进而影响到华夏诸邦。“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就是楚文化对北方齐鲁文化的挑战和示威,是充满民族文化精神的宣言和昭示。

warpig(2014-12-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