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白散:承载了吉祥,喜庆。

家乡区县: 广西陆川县

 每逢过大年,如果你到玉林人家中做客,好客的玉林人必定会拿出玉林一样独特的食品招呼宾客。它圆圆鼓鼓象筛子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种各样的阳刻书法,字的内容通常是“福、禄、寿、喜”。

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一压,这个精美的艺术品倾刻间散开,往嘴里一咬香、甜、酥、脆,回味无穷。这道特产食品就是玉林人称之为“白散”的大米花。

“吃白散,是祈祷新年吉祥。”玉林人对和谐、吉祥的中国传统“和”、“合”观念根深蒂固,这圆圆的白散不正是象征着“合家团圆”吗?鼓起的形状配上吉祥字样,是在恭祝大家新的一年里“福多、禄多、寿长、喜悦”。

百年延续

玉林白散始于何年何人,州志没有记载民间也了无传说。但据祖父辈的老玉林讲,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爷爷都已经在继承着前人的传统风俗了,这样粗略算来已超过一百多个春秋了。难得的是现在的玉林人家,每逢春节家家户户保留以白散供奉穑人、招呼宾客的习俗情有独钟。才使“脆弱”的玉林白散能够跨越三个世纪,以一种实物的形式继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流传。

独特工艺

制作白散的工艺很特殊,对主要材料糯米有很多讲究,对糯米的蒸煮也有严格的要求。接下来才是在雕刻考究,选用上好铁力木或格木的“白散模”里“拷贝”白散。

作成饼状的白散拿到太阳底下晒一个多月才能干透,然后是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给干爽的白散在糖汁里“过”糖,再次在太阳下晒上十多天,用食用朱砂把白散面上的字描红。

待到腊月底时,才把干透封存好的半成品白散拿出来,以花生油锅炸开。成形的白散--大米花的直径足足有三十公分大。

从选米到油炸,成十道工序都很讲究,每一道工序不到位都有可能让油炸时,出现破碎、不成型、拱不起或炸不开。

家庭自产

玉林白散有个特点,虽说玉林人的家庭家家户户都吃白散。但商品经济搞了二十多年,白散的厂家没一个?难道玉林人的商业意识这么薄弱?

非也,玉林白散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食用的季节性,家家户户只在春节期间食用。一年长长就只有正月里的二三十天有白散,这年一过完,白散也就随之消失。其二,代代相传的白散都是以家庭自产自“消”的形式,或是几户联合一起“生产”。

Zhen(2014-12-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