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作为一个市,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从战国至唐朝,通辽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5号)撤销哲里木盟和县级通辽市,设立地级通辽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科尔沁区。通辽市设立科尔沁区,以原县级通辽市的行政区域为科尔沁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科尔沁大街102号。
“科尔沁”蒙语意为弓箭手。象征着这里勤劳勇敢的人们坚韧不跋、一往无前的品德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早在旧时器时代(5000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栖息活动。在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风格魅力的多元复合文化——科尔沁草原文化。曾先后涌现出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革命烈士麦新、吕明仁、徐永清等历史名人。目前,科尔沁区按照创建文化大市的目标,在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精神相统一的科尔沁民族文化框架。
科尔沁区草原风情浓厚。科尔沁区地处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腹地,集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风光为一体。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莫力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珠日河草原旅游区等充满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科尔沁草原风情。
历史文化
通辽市地处祖国北疆,历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时,燕国在如今的河北省和辽宁省交界一带,就是现在通辽的中南部地区,为防御东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迹,如今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仍清晰可辨。这证明最晚在春秋中叶,东胡人便已揭开了通辽古代文明的序幕。后来,东胡人为燕国所败北撤,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的中南部地区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便成了秦的一部分。
西汉初,匈奴主宰了包括通辽境内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继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东胡族的后裔鲜卑和乌桓族。 汉武帝时,曾三次出兵匈奴后获胜,使通辽同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繁荣。 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檀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域,科尔沁草原亦属军事联盟的一部分。
科尔沁蒙古剧科尔沁蒙古剧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广大地区,其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融合了蒙古族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等艺术形式,表演自然生动,语言通俗直白。经典剧目有:《嘎达梅林》、《达那巴拉》、《陶克陶胡》、《梅其其格》、《金珠》等。
蒙语说书蒙语说书在当地又名“乌力格尔”,流行于通辽地区。蒙语说书产生于800多年前,最初为讲故事,后加入了“朝尔”(类似马头琴)或四胡等乐器伴奏,内容多为草原上广为流传的英雄故事和历史传说。这种艺术形式简单生动,易于流传,故事内容精彩,深受牧民们的喜爱。经典剧目有:《阿拉坦嘎拉巴汗》、《博迪嘎拉巴汗》、《青史演义》、《唐五传》、《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
南北朝时期,在鲜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科尔沁草原上,又兴起了新的民族契丹。契丹族自4世纪中叶,就游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受唐朝控制。在隋、唐之际,当时的整个通辽都在以契丹人为地方长官的中原王朝的统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辽代,通辽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金王朝建立后,通辽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通辽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到了元朝时期,通辽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统一蒙古高原后,通辽又属“三卫”所辖之地,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16世纪末,努尔哈赤称帝,改国号为“大金”,通辽基本上受大金所控制。 到了清朝,改往日部落制为盟、旗制,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建哲里木盟。哲里木盟是首统盟,当时包括4部、10旗。后来清政府又先后在蒙古王公贵族的封地设厅、府、州、县的建制,哲里木盟基本上归长春、昌图、洮南三府管辖。在清代,哲里木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孕育了清代国母 孝庄文皇后,清末名将 僧格林沁。民族英雄 嘎达梅林等。同时这里还有中国安代舞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清沟 有亚洲之最的沙漠水库 莫利庙水库。有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
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辖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原哲里木盟霍林郭勒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由通辽市代管。通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辽市总人口3028419人。其中: 科尔沁区 793913人、科尔沁左翼中旗 511196人、科尔沁左翼后旗 387577人、开鲁县 382836人、库伦旗 172419人、奈曼旗 421049人、扎鲁特旗 292484人、霍林郭勒市 66945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