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右旗乡村遍地是风景

家乡区县: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

近日,笔者在农村走访,令人兴奋的是土右旗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能看到靓丽的风景!

“村村通”承接了农民的笑脸

李如江是苏波盖乡张老五营村村民。近日,他指着家门口的水泥路说:“今年打算筹措资金买一辆汽车跑运输,挣活钱;过两年再买一辆私家车,去哪儿都是脚踩油门的轻松事。”因为出行方便了,李如江重新规划着自己的生活。通村公路连接成网,扩大了村民的生活半径,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土右旗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强旗富民的民生工程,重点实施了“两纵三横五出口”、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公路三大工程。进入“十二五”的三年间,全旗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30.83亿元,建成通村水泥路218公里,新打通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86个,行政村通畅率达96%,成功塑造了“村村通”建设的土右模式。笔者来到农村,村村水泥路畅通无阻。许多村民说,他们再也不会被泥泞所困扰,柏油路、水泥路连接各个村庄,农民打下的玉米再也不愁运输难了,销路也更广了。这些仅是土右旗道路“村村通”建设工程惠及农民的一个缩影。如今,一条条的柏油路、水泥路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方便,也串起了一个个散落的村庄,承载着农民们的幸福和希望。

明沙淖乡五俱牛村村民郭钱换说:“土右旗农村公路90%地处黄河灌区,黄灌区地下水位高,易翻浆,以前村里全是泥路,车一走就漫天灰尘,下过雨后到处是坑坑洼洼。现在路修好了,农民不管做什么都很方便。”看着郭钱换幸福的笑容,我也真为农民们高兴!

“危房改造”乐坏咱庄户人

11月26日笔者回到家乡土右旗明沙淖乡,许多农民正在喜迁新居,他们高兴地唱起了欢乐的“二人台山曲”。

据这些农民介绍,从2009年开始旗政府为了解决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危房问题,除中央补助外,其余资金由自治区、盟市、旗县政府按4:3:3比例分担。2009—2010年每户补助共14720元,2011年每户补助共17232元,2012—2014年每户补助共18732元,2012—2013年中央每户补助增加到2500元。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困难农民们真是喜出望外,奔走相告,赞誉党的好政策,夸耀政府真是想农民之苦,急农民所难。笔者在走访中,正赶上一户名叫王来喜的农民乔迁新居,远远的就听到鞭炮齐鸣,笑声不断,站在院外面,一股股馨香的油炸糕味简直沁人心脾。被王来喜热情的邀请到家中,只见家中高朋满座,参与危房改造的乡干部也应邀庆贺喜迁新居,他们和农民盘腿坐在炕上有说有笑。再听着农民朋友们唱的山曲,更让人兴奋——“现胶顶房屋塑钢窗(“现胶顶”指用水泥沙石盖的房顶),不用咱农民操心住新房。”“房顶上不花钱按上了‘洗澡池’,大爷活了70也没听说过有这好事”(“洗澡池”指“太阳能热水器”)。“香喷喷的炸糕,脆生生的炮;亮堂堂的新房,甜盈盈的笑”……

是啊,他们“甜盈盈”的笑里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对政府工作的赞誉和满意!“危房改造”乐坏庄稼人!
“文化大院”变成村民乐园

在农村走访,一道特别的风景就是村“文化大院”了。全旗几乎每一个村庄都修建了漂亮的“村文化大院”,每到一处都能看到村里的媳妇儿们身着舞蹈服装认真地练习着“广场舞”。明沙淖乡肖大营村一位50多岁的农村妇女说:“我们的舞蹈都是跟着电脑学的,每天都要练习几遍。”另一位大姐穿着漂亮的衣服自豪地说:“这都是村委会给我们买的,我们经常穿着这些服装去参加演出呢!”

笔者在走访中看到许多农村文化大院还有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休息室、卫生室等多种内容的活动室,从早到晚,每间活动室里的村民都络绎不绝,到处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文化大院”真的成了农民的乐园了!

干净的村庄真让咱乐不够

来到农村,看到最独特的风景就是各个村庄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首先是干净的厕所,每个村庄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移动厕所”,水泥路两旁又修建了许多公厕,真是令人方便。另一处风景就是村庄里到处摆放了“垃圾箱”,村民们把积攒的垃圾都倒在了垃圾箱里,每天早晚还专门有人打扫村庄的道路。在明沙淖村问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大爷您觉得党的政策好吗?”大爷立刻举起大拇指:“好政策,好政策啊!看着这干净的村庄就让大爷乐不够,大爷赶上好时候了,还想多活他几十年……”

听着大爷的话,真是心潮澎湃。是啊,如今的农民不愁吃,不愁穿,这样的好政策,谁不愿意多活几十年!真心地祝福土右旗农村这道靓丽的风景越变越好!

秀出人生(2014-12-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