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傍水,长期以来,楼盘开发商做足了水的文章,给人一个错觉,好像偌大的海口湾,还有琼州海峡,甚至南海,都是给房地产商预留的。水在海口,是交通的桎梏,如果不是水的阻挠,海口与大陆,互通的成本没有这么高,互通的时间也没有这么长。
如今,海口终于开始利用水来做交通的文章了。有媒体报道,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日前正式做出《关于建设海口水上巴士万绿园站的批复》:同意按照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建设海口水上巴士万绿园停靠点候船室、浮码头等公用设施。目前,海口4大城区码头建设工作已启动,正在稳步推进中。
消息发布,群情振奋,因为这标志着海口距离水上巴士正式上线运行又近了一步。今后,市民借水路办事,游客走水路休闲。市民不在为堵在路上心急火燎,游客也不必为呆在海口无所事事发愁。人们都赞叹,海口水上交通是一本好经,但前车可鉴,好经可别又被歪嘴和尚给念歪了。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指出,要发展海洋特色交通,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功能相互融合,提高交通项目的旅游附加值。人们不知道今后怎样提高附加值,让游客和乘客有景观可看是附加值,将水上线路零敲碎打拍卖也是附加值,提高水上交通的准入门槛还是附加值。这些年来,从公交线路、的士指标,到公交IC卡,甚至是公共自行车等,都被想方设法提高了很多的附加值了,这水上交通难道也要如法炮制,让附加值搞乱水上交通项目么?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还指出,要促进运输组织从“散乱弱小”的局面向公司化、集约规模经营方向进行转变升级。目前为止,海口的水上交通项目万绿园站才刚刚批复,运输组织还没见露出端倪,怎么就有了“散乱弱小”的局面?难道该局已经私下找好了“散乱弱小”的运输组织?难道该项目还只在建设码头阶段,就开始面临转变升级了?海口的水上运输还得重走海口中巴的老路,从“散乱弱小”做起,慢慢圈钱自我发展壮大么?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又指出,水上巴士交通线的公交线,将通过适当的衔接方式融入城市客运交通系统,通过交通IC卡,寻求政府投入支持和公交补贴。这些年来,海口的一些公共交通项目,虽然都是引入企业运作,但哪一项都寻求了政府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政策投入。可惜的是,很多投入都变成了圈钱,投入到位了,但项目却要死不活,甚至半途而废。海口的水上交通,如果从一开始就当着赚钱的又一增长点,这项目能发育正常吗?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再指出,海口水上巴士其核心乘客群为沿海沿江码头站点附近的居民,重点乘客群为沿海沿江码头站点直接辐射区居民。这就是说,海口水上巴士是陆上巴士的补充,定时定点,安全可靠和无缝隙连接,是人们对其的起码要求。人们担心,如此近亲嫁接,陆上巴士的弊端会不会传染给水上巴士?水上巴士会不会让人站在码头望穿秋水?水上巴士会不会也丢客甩站?毕竟,水上巴士更容易垄断,垄断下能有优质服务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