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蕊老师个人网络品牌推广案例分析

家乡区县: 周口市郸城县

内容提要 自这学期开学以来,我参加了第14届网络营销能力秀活动。对于活动中大大小小的任务,我都真真实实地参与进来,并在实践中增进了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最让我引以为豪的就是在“为老师代言”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本篇文章主要就选题说明、方案策划思路、成功采用过的网络营销方法及效果分析等基本要素和整个活动的归纳总结等方面展开叙述。 报告正文 一、选题说明 邓蕊邓老师,不止一次教我们专业课,而且还是我们班创业大赛指导老师,她亲切待人却又严格要求学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轻松的实践氛围中更清晰、更系统地理解和学习理论知识。借这次网络营销能力秀——为老师代言活动,我表达了对邓蕊老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并希望助其争得头条。 惊喜总是在情理之中,我们的邓老师上头条了!在活动之中,我得到了一些锻炼,取得了些许进步,能力又得到了提高,对我来说,感触最大。所以,我以“邓蕊老师个人网络品牌推广案例分析”为题,用这一篇综合实践报告来回顾和总结一下这三个月的网络营销实践及收获。 二、方案策划思路 要为老师代言,最先就是在梧桐子网站发布一篇有关老师的高质量文章。我们的网络营销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其坚持梦想的高尚精神境界更令我敬佩。所以,我就搜集有关邓蕊老师的素材,写了一篇名为“头条,我们邓老师必须上!”的文章,几经修改,再配以邓蕊老师与学生亲切地在一起的照片,并通过向组委会自荐的方式获得了加精加赞,这是我此次为老师代言活动成功的第一步。 然后,通过向能力秀后台提交实践任务,以求审核并通过。通过提交为老师代言活动文章标题和RRL、以及通过将文章编辑成博客,在能力秀后台提交新浪博客标题和URL、在能力秀主页发表观点文章等等,将为老师代言活动实践任务通过各种形式、不同载体进行有机链接,并通过搜索引擎优化,能最大限度地让读者看到,以求达到最大的浏览量和评论量。 再就是定期地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对这篇梧桐子文章进行推广。投梧桐子、写评论,传空间、发微博、写博客......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邀请老师评论并分享,邀请秀友投梧桐子、写评论、分享等,向朋友请求点击、浏览等。一方面,增加梧桐子数量、评论数量;另一方面,增加页面的浏览量。 三、成功采用过的网络营销方法 在梧桐子网站发布一篇有关老师的高质量文章,通过搜索引擎优化,达到“转化层”的位置,再运用一系列营销方式:微博营销、博客营销、病毒性营销、E-mail营销,甚至是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加以推广。综合运用了以上多种营销方法,最终实现帮老师上头条的实践任务,个人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四、效果分析 通过自荐方式,获得组委会的加精加赞,以便让更多的人浏览我的文章,才有可能让秀友投梧桐子。并且,我写的“头条,我们邓老师必须上!”文章,自始至终保持在“转化层”,能最大限度地让读者看到。截至12月11日,已经收获了4千多个梧桐子,并获得很多鼓励性的评论。更有幸的是,我的这篇文章还入围了“为老师代言活动”比赛前30名,更是获得了奖品,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以上这些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秀友的帮助,老师更是在整个能力秀活动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归纳总结 注:此项总结内容针对整个活动。 一、成就 实践出真知!尤其是针对网络营销这门课程的学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容易也更深刻地学习网络营销理论知识。通过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比赛,我对网络营销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理论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通过对能力秀个人主页的创建和完善,我更加地了解自己,对自己进入大学以来,做了一次总结(主要体现在个人简介中),找出了自己的弱势,并决定从现在就开始进行弥补,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通过为家乡代言活动,我进一步地了解了家乡历史文化和特色名产,并为自己的家乡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通过为老师代言活动,我更加被邓蕊老师以及千千万万老师的崇高品德所折服,为我国无数奉献在三尺讲台的人们点赞...... 网络营销能力秀活动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文字编辑、图像修改的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而且,我还交到了来自各地的朋友,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通过QQ空间、朋友圈等随时随地看到他们的身边有趣的事,给我的生活又增添了一抹色彩,感觉很开心。 二、不足 这次活动最大的不足就是词条编辑能力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致使编辑的网络百科WIKI词条迟迟不过,从而影响在百度百科和搜搜百科创建词条的进度。再有就是照片的问题:像素太高插不进去,可是如果修改像素太严重,辨别率不高,不太清晰,效果又不是很好。 第一次接触网络营销,难免有点生疏,实践过程中也难免有不足。更难的是第一次通过网络、运用关系营销来进行品牌推广,有点不足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找出不足,然后想尽办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和不足,我想这就是这次活动给我的最大“正能量”吧。 另附(我想说): 感谢“网络营销能力秀”活动给我们广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可以同台竞技而又可以相互帮助、建立友谊的广阔平台。参加这次活动,我真的得到了锻炼,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高。在这里,我们在排名上你追我赶,但在任务实践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有的甚至是相识恨晚,虽隔千里,却犹如近邻的感觉!我们在实践中收获理论、收获知识,在比赛中结识朋友,建立友谊,感谢能力秀,感谢老师,感谢秀友,感谢我自己!

侯渊渊(2014-12-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