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昌

家乡区县: 湖北省监利县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之地。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在这里。早在1876年,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1994年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全市共辖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06万,其中城区人口159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828平方公里。
宜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境内有长江三峡、三游洞、白马洞、世外桃源、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三峡大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长江三峡与三峡工程交相辉映,巴楚文化和土家风情水乳交融。旅游资源种类之多,品位之高,垄断性之强,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随着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宜昌独特的大坝景观、峡江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复合资源优势日益凸现。宜昌已经成为三峡区域旅游的增长极,正在向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城市、中国最佳旅游观光城市迈进。

自然气候 编辑本段

气候条件

宜昌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年平均水量为992.1~1404.1毫米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1℃~18℃,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气温24.1℃~28.8℃,元月平均气温1.7℃~6.5℃。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5.6℃。

自然资源

宜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宜昌境内探明的矿物有53种,占全国已知矿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矿产有磷、铁、煤、锰、铬、铅、汞、金、银、铜、锌、硅、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种矿产地1044处,其中,工业矿床462处,大型矿床14处。磷矿是全国六大矿区之一,储量在11亿吨以上,是全国第三大矿区,占湖北省的50%;已探明铁矿储量约10亿吨以上;锰矿储量达1167万吨以上;硅石储量达3499万吨;银钒矿储量639万吨;石灰石矿储量在8亿吨以上;石墨矿储量在7万吨以上;汞矿储量37万吨以上;铬铁矿储量3万吨;蛇纹石储量1亿吨以上;石膏矿储量达2440万吨以上;煤矿储藏量5亿吨;黑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贵金属矿分布较广而且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石墨矿探明综合储量1552万立方米,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磷片石墨矿,矿石品位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三;石膏储量近1亿吨,是湖北省仅有的雪花型矿;石灰岩储量3.7亿吨,花岗岩石材储量1100万立方米,远景储量达12亿立方米。这些矿藏分布相对集中,化工原料和建材、冶金辅料矿最具有开发前景。[1]

林业资源

宜昌市适宜的气候,优质的土壤,为红色大鲵等各种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林业、特产是宜昌的一大优势资源。全市林、果、药品种类有766个。从峡谷到山顶有常绿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河谷地带有热带的棕树、樟树和亚热带的柑桔、茶树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区有松、柏、杉、桑、乌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钱树、领春木、银雀、银杏、连香、珙桐等珍贵树木。

 

何锋(2014-12-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