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场地处仙桃西南,毗邻潜江、监利,是仙桃西南重镇、经济大镇、新型口子镇,享有“仙西明珠”之誉。陈场镇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辖35个村(居)民委员会,4个农林渔场,陈场镇总人口7.6万人,耕地面积9.4万亩。2004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陈场镇始终坚持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谋划,在统筹发展上使劲,在结构调整上着力,陈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业绩。2004年,陈场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584元,比上年增加400元。 陈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陈场人民始终以无比的热情和宏伟的气魄,奋力引领时代经济大潮,谱写出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江汉平原垸田农业的典型地域。位于省境中部,汉江与东荆河之间,江汉平原腹部。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38.44万。市境地势平坦低下,海拔一般20米左右,年均约有4~5个月在汉江、东荆河水位之下,是江汉平原地势最低洼地区,历史上素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的民谚。长期以来,形成了围堤筑垸发展农业的特殊土地利用形式和河网密布、堤垸纵横的特殊景观。1949年后兴建著名的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建起一系列电力排灌站,水患威胁减轻,农业发展迅速。棉花、粮食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工业有
陈场镇
陈场镇
机械、造船、建材、轧钢、纺织、轻工等部门。传统工艺“沔绣”和各种草编制品颇著名。陈场市位于鄂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处,东临大都市武汉,西连荆州、宜昌、三峡,北依汉水,南靠东荆河,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为江汉平原的交通枢纽,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著名的“状元”之乡和文化之乡。1991年跻身中国百强县市行列,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九年居全省首强,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小康市,并且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物资流通百强市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
陈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兼宜的气候特点,境内一马平川、湖泊众多、河流纵横、风景宜人、物产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渔生产基地,人称“鄂中宝地”、“江汉明珠”。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仙桃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水乡园林风格独特,已形成农业以水产业为特色,工业以精毛纺、精细化工为代表,第三产业以市场物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