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大站镇---便捷的交通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大站镇卫星地图大站镇,地处广东省英德市中部,位于北江与翁江汇合处。东部与东华镇相连,南部与连江口镇毗邻,西部与英德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英城街道办事处一江之隔,北部与望埠镇接壤。大站是英德市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发达。

 大站镇,是英德火车站所在地,京广铁路复线贯穿全镇南北;公路四通八达,东有长太公路通往长湖名胜风景区;南有银英公路连接广州,英佛一级公路(长38公里)起于大站镇,止于佛岗县石角镇,与京珠高速公路连接,到广州只要一个半小时;西有英德大桥通往107国道;北有英坑公路通往106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正在兴建的现代化码头——新港码头位于辖区内"两江"交汇处。全镇总辖面积289平方公里,人口42298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与英德市区仅一江之隔,是英德市重点经济开发区之一。现有农业用地24.8万亩,其中耕地1.6万亩,林地22万亩,宜牧草地1.2万亩,境内有北江、翁江二大水系。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尤其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牧业,水产养殖面积近5000亩;目前粮、菜、林、果、笋、油等已初具规模,其中种果面积2765亩,笋竹种植面积26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7500亩(复种),林业面积22万亩,是英德林业产量最多的乡镇。

该镇辖区内有联丰村、菜洲村、大站居委、江南村、大塘村、景头村、大蓝村、丹洲村、波罗坑村、樟滩村、粉洞村、黄岗村、潭洞村、坳头村、侧塘村。

 大站镇历史悠久。因英德火车站设于此,故称大站。大站建制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属捕属竹径都。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属捕属总局。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称小江乡。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属英德县第一区署。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45年)改称南岗乡。1949年10月英德建县时划为英中区南岗乡。1950年6月至1951年9月属第一区南岗乡。1952年4月改称附城区。1958年与附城合并成立英城公社。1961年撤销英城公社,设大站公社。1981年黄岗从大站分出。1983年改为大站区公所。1986年改为大站镇。2003年9月撤消黄岗镇后,原黄岗镇辖的粉洞、黄岗、潭洞、侧塘、坳头五个村并入大站镇。现辖1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270个。常住总人口42298人,全部汉族,其中农业人口32808人,非农业人口10490 人。

996年开始,英德市委、市政府把大站镇列入中心城市东区进行规划建设,大站城市化、工业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英德市委、市政府和大站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辖区内建有大小水电站9个,电力充足;通讯先进,镇内已开通使用程控电话,可直拔全国及世界各地,图文传真、移动电话服务已广泛使用;闭路电视普及农村;初具规模的商贸城、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连接中心城市东西两区的第二大桥——浈阳大桥已建成使用;英德市镇级投资规模最大,占地面积88858平方米,可容纳3000多名学生,总投资390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的印山中学已于5月份搬入使用;总投资150多万元的大站鼎信医院正在兴建。对火车站广场、站前路、天佑南北路、英坑公路、银英公路、长湖公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扩宽整治、美化绿化。分别引进了可带动农民发展养殖业的天龙公司、华力电缆制造有限公司、云燕服装厂、香港昭源丝花厂,一批较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正在联系洽淡中。

大站镇是英德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德市的门户,英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在按照“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加大力度进行开发建设,是英德市重点经济开发区之一。随着南出口英佛公路、银英公路的贯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大站必将成为经商、投资办厂、安居置业的理想环境。

LYYying(2014-12-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