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名小吃——金线油塔

家乡区县: 三原县

        金线油塔是三原县的一大特色小吃,作为三原人一定要推荐。 

       金线油塔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当时,称为“油塌”。相传,唐代段文昌丞相家里一老女仆擅长制作此品。据《清异录》记载,唐穆宗时,宰相段文昌家里有一号称“膳祖”的老女仆擅长制作这种油塔,且技艺精湛。在40多年的时间里,她曾将此技艺传授给100多名女婢。据说,得其真传的只有9个女仆。西安民间传说,真正能够继承段丞相家老女仆制作“油塌”技艺的,只有一人,足见其此制作技艺不易掌握。

       后来,这种食品传入市肆。唐天授年间,长安城里就有这种“油塌”。《朝野佥载》说,当时有一位名叫张衡的官员,位至四品。武则天决定加一品,升他为三品官。一日退朝归来,路过街市,忽觉香气扑鼻,下马一看,原来是刚出笼的热“油塌”。张衡垂涎欲滴,便悄悄地买了一个在马背上就食,被御史弹劾,因而丢了乌纱帽。可见这种“油塌”吸引力之大,已经到了“闻香下马”的程度。  及至清代末叶,西安附近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三原县,其县城两家油饼铺“悦丰和”、“永丰亭”的店东彭占魁和杨丁海师傅,在继承唐代“油塌”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们严格选用白、细、绵、软的上等面粉和用粮食喂养的生猪板油及网油,使油饼层次增多,并改饼状为塔状,改烙为蒸,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因而,招来八方来客,成为达官贵人、巨富商贾款待嘉宾的上乘美食。本世纪30年代,西安南院门第一市场福记饭馆的马振贤师傅得其真传,制作的“金线油塔”,驰名三秦。

       如果你去到三原县,那么一定会去“老黄家”,这算是享誉陕西省的三原小吃名店,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三原特色小吃,金线油塔就是其镇店之宝之一,但是作为福利我可以悄悄告诉大家,在三原县城隍庙边上有一家小店,那里面才是最正宗的金线油塔,具体哪家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找找喽,欢迎大家到三原品尝。

    

       

L遥遥遥(2014-12-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