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爱呼和浩特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呼和浩特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东郊辽代的白塔(即"万布华严经塔")、公主府、将军衙署、玉泉井;呼和浩特市又被誉为"召城",有着丰富的召庙文化,这里有五塔寺、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等。呼和浩特不仅拥有鉴证历史的文物古迹,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乌素图旅游开发区、哈素海旅游度假村、大青山避暑山庄等景区(点)无不是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之处。

近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市的重点,努力使之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基本改善,旅游企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得到提升。现在又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已开工建设:将蒙古族风情、历史文化、秀美的草原风光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的蒙古风情园;使呼和浩特市北方城市冬季旅游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乌素图大型滑雪场;拥有现代功能,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尔夫球场;人称"塞外西湖"的哈素海;而汇集了世界名亭和历代古币且环境优美的和林南山公园已向游人开放。

邮电通讯:呼和浩特通信网分为市话网、长话网、移动通信网,电话已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市电话网现有市话局12个(含五个旗县区),程控交换设备总容量为290918门,全市共有话机250702部。现有两个移动电话局,一个模拟移动局。另一个是GSM数字移动局,总容量为16万门。

市政建设:呼和浩特地区由内蒙古西部电网供电,并同华北、京津唐电网联网,电力充足,目前已建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6千伏、0.4千伏6个供电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3个等级变电站,形成了三级电压供网,总供电量7亿度。随着呼和浩特电厂的扩建和托克托电站群的兴建,呼和浩特的电力将更加充裕。

呼和浩特联合、联5片供暖、供热、供气发展较快。到目前,市区已建成热力站61个,形成区域联合供热面积667万平方米。煤气日生气能力达到16.4万立方米,石油液化气年供气总量6006吨,现在有11.6万户居民使用煤气或液化气。充足的供热、供气能力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方便。

呼和浩特道路设施建设、环卫绿化、城区改造突飞猛进。已形成了以中山路、锡林路、新华大街和鼓楼立交桥为中心的城市交通主轴线,配已东西向和南北向的16条主干道,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城市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园林绿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市区园林绿化面积231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2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2平方米。

自然资源:呼和浩特物产资源丰富,有多种黑色和有色金属及贵重金矿产,而非金属矿产资源比金属矿产资源更为丰富。主要矿产有煤、泥炭、石墨、大理石、沸石、珍珠岩、膨润土、高岭土、石灰石、白云岩、金、铜、铁、铅、锌等上百种。现已探明的矿产地170余处,矿点及矿化点128处。其中武川境内黄金储量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清水河境内的煤、高岭土等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陶土的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属全国之冠。经济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崇山峻岭区和平原的野生种子植物和人工栽培植物有770余种。药材资源更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区。

特色饮食:呼和浩特地区的特色饮食主要有羊背子、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血肠、肉肠、羊杂碎汤、稍麦、莜面、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奶酪、油香、麻花、馓子等。

气候条件: 呼和浩特属西北大陆性气候,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年平均气温6℃。每年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在零下1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左右。年降水量350-500毫米。

minmin1106(2014-12-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