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情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始于1998年。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已成为树立和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成为城市的形象名片,促进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定名为昭君文化节,主要理由有:一、呼和浩特市的昭君墓闻名海内外,史书与名人名家多有记载及评论,胡汉和亲的历史事件带来的不仅是民族团结,更有边疆与中原的交流与合作,这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二、在呼和浩特市以昭君名字命名的企业及品牌甚多,说明昭君形象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三、弘扬民族团结,促进西部的稳定和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弘场昭君文化 增进民族团结 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届昭君文化节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中国·呼和浩特第一届昭君文化节,举办于1999年8月20日。规模较小,仅在坐落于市南郊的昭君墓文管处举行。活动内容仅限于民俗歌舞、书画笔会及理论研讨等。并与民间的第六届昭君庙会合并举行。但无论是前六届昭君庙会,还是首届昭君文化节,都离不开“昭君”这个名字,可见青城人民喜爱昭君这个历史人物。至今,在呼和浩特市以昭君名字命名的企业及品牌名称众多,如“昭君大酒店”、“昭君”酒等,深入研究,便可发现“昭君品牌热”的背后是“昭君文化潮”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历千年而不衰,人们崇尚昭君文化,因为她是和亲文化,是和平文化。

  第二届昭君文化节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002年8月22日至8月31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举办了中国·呼和浩特第二届昭君文化节。第二届昭君文化节历时10天,市政府邀请了国内许多著名的文艺界人士与本地区文艺团体共同举办了大型的昭君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呼和浩特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文化、经济和旅游活动。昭君文化节的举办促进了呼和浩特市的文化建设,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客商,推动了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在第二届昭君文化节期间,在经贸洽谈方面共与国内外客商搭成经贸合作项目13个,引进资金5.3亿元人民币。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也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观光者,先后有爱20万人前来呼和浩特观光旅游,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市内旅游接待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改写了呼和浩特市没有四星级、五星级饭店的历史。

minmin1106(2014-12-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