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进位势头强劲

家乡区县: 贵州省瓮安县

瓮安县召开的半年经济工作会上公布了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今年1至6月,瓮安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22.74亿元,同比增17.21%;规模工业增加值8.93亿元,同比增22.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3亿元,同比增71.20%;财政总收入4.99亿元,同比增37.1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47亿元,同比增389.54%。上半年,瓮安县经济发展在全省的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名第35位,较2011年的第41位上升了6位。
“在瓮安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瓮安主要抓好了五大方面的核心工作。”瓮安县人民政府县长尹德俊介绍说。
抓招商引资及争取项目,做大经济规模。瓮安县2011年率先成立了投资促进局,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和贵阳设立了招商引资驻外联络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等工作。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125.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0.47亿元。 同时,该县共收录项目1295个,总投资 1551亿元,完成向上对接项目366个,总投资346亿元;获批各类项目52个,总投资3.7亿元。
抓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发展瓶颈。长期以来,交通是瓮安发展的最大瓶颈,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贵阳至瓮安快速通道,随着江口至瓮安、道真至瓮安、瓮安至马场坪等高速公路相继开工,以及乌江航运江界河码头扩能建设、马场坪至瓮安地方铁路规划建设,瓮安区位优势开始凸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14公里的园区主干道基本贯通, 4条路等支线道路全面动工,塘坎上水库已完成规划设计,日处理污水4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110千伏变电站动工建设,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三化同步”,增强发展后劲。国发2号文件把瓮安列入了黔中经济区“磷煤电”产业带,省委、省政府也将瓮安、福泉定位打造成为磷煤电一体化千亿元产业园区。目前,瓮安经济开发区共入园项目共41个,其中建成4个,在建26个,拟建11个,总投资达315亿元。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瓮安逐渐形成以主城区、产业园区、草塘古邑区的“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格局。同时,以实施“185工程为载体,加强农业产业化。今年,全县共办“185工程”县级示范点33个,示范面积6.05万亩,其中平定营镇万亩红阳猕猴桃基地、雍阳办事处花桥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园区、猴场镇三佰佬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猴场镇万亩中药材基地已初具规模。
抓民生保障,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瓮安创新思维,在工业园区建设返乡农民工产业园,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目前已经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01人,占州目标任务的66.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87人,占州目标任务的121.1%。完成了高水平的大型歌舞诗“瓮水长歌”的打造,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瓮水长歌”文化旅游节活动,提升了瓮安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同时,瓮安职校已完成基建的60%,县人民医院等几项大型民生工程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抓社会管理,促社会和谐。2011年11月,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瓮安召开,总结了瓮安由乱到治的“瓮安经验”。该县把经验不断引向深入,深入开展了争先创优、干部下基层等活动,最大范围类化解矛盾、服务群众。到6月底,共接待群众来访235件721人,件次较上年同期下降17.25%,办结回复率达100%。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11年瓮安县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7.74%,从2007年的全省排名第78位,提升到全省第2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达96.27%,居全省第一位。
瓮安县委还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抓好“十个着力”的要求。“只有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努力赶超进位,才能实现发展更快,经济更优,位次更好的工作目标,‘十个着力’有序抓好,瓮安赶超进位指日可待。”州委常委、瓮安县委书记沙先贵说。

燕子(2014-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