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家乡区县: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根据当时的《满蒙优待条例》宣布:“清廷对待蒙古地区施行的种种政策继续生效。”故当时鄂尔多斯仍由世袭蒙古王公统治。

公元1912年,将东胜厅(在今罕台庙乡)迁至今羊场壕乡,改置东胜县。

公元1921年,在今鄂托克旗北部设东胜县“飞地”木肯淖。

公元1923年,在今伊金霍洛旗境内设陕西省神木县“飞地”通格朗。

公元1936年2月,在乌审旗西部思家洼成立乌审旗苏维埃政府;3月,撤销乌审旗苏维埃政府,后设中共乌审旗工委;10月,在鄂托克旗南部设中共三段地工作委员会,后又成立中共伊盟工委。

公元1937年9月设鄂托克旗工作委员会。

公元1938年4月,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在木肯淖、桃力民一带设抗日动员委员会,6月成立中共桃力民工作委员会,8月在达拉特旗北部成立中共包固工委。

公元1939年3月,解散桃力民抗日动委会,成立伊克昭盟桃力民蒙汉联合抗敌委员会;5月,在准格尔旗北部成立中共萨托工委,国民党在达拉特旗耳字壕设组训处;9月成立中共准格尔旗工委。

公元1940年,在准格尔旗南部长滩镇设国民党山西省河曲县政府;冬季,中共伊盟工委在达拉特旗青达门区成立区委。

公元1941年3月,伊盟工委撤离桃力民;6月,乌审旗工委撤离乌拉尔林;9月,达拉特旗设91个保、312个甲;东胜县设30个保、289个甲;桃力民设28个保、148个甲;11月,鄂托克旗城川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公元1942年,在三段地成立鄂托克旗工委、在城川成立特别区委。

公元1946年3月,成立乌审旗蒙汉自治联合会、三段地蒙汉自治联合会、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

公元1947年2月,伊盟工委分为伊东工委和伊西工委;10月,成立准达工委。

公元1948年2月5日;在准格尔旗南部成立黑界地蒙汉联合会;7月24日,成立东郡工委,撤销准达工委,成立准格尔旗工作委员会。

公元1949年3月11日,达拉特旗工委成立;5月1日,伊东、伊西两个工委合并,成立中共伊克昭贸委员会:5月22日,成立伊盟自治政务委员会;7月22日,成立乾萨克旗土委;7月2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主持组建乌审旗党委、鄂托克旗党委、达拉特旗党委、准格尔旗党委、东郡工委、杭锦旗党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属区工委;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公元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普遍组建了行政政权,各旗县下辖区、乡、行政村(牧区称达尔古)、自然村(牧区称小达尔古)。

公元1953年7月,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将基层政权的行政村人民政府改为乡人民政府。

公元1956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69个区撤销37个,新建26个苏木。

公元1958年10月,将当时的50个乡、23个苏木、5个乡级镇改为人民公社,其时伊盟(即今鄂尔多斯)共下辖7旗、1县、78个人民公社、444个生产大队(其中有100个牧业大队)、2173个生产队(其中有468个牧业生产队)。

公元1984年,伊盟(今鄂尔多斯)将人民公社改为乡、苏木,大队改为村、嘎查。

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李晓(2014-12-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