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家文物局在认真考察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1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的辽上京遗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唯一项目被列入其中。辽上京遗址保护工程包括一整套系统工程, 其中重点项目有辽上京防洪大坝、周边环境治理、对古城内部的考古挖掘、辽上京遗址展示园区的建设等,预计经5~10年的建设,将使辽上京遗址保护工程初具规模。辽中京遗址
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以西约15公里的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中京是辽最大的陪都,其地理位置与中原地相近,自古为辽河上游,燕山以北少数民族杂居地带,为辽国的咽喉,在辽代后期军事、战略、经济上有极重要的重要作用。[2]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地处克什克腾旗西北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该地植物区系复杂,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脆弱性,同时具有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沙地云杉又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好该地区的沙地,云杉及其它动植物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曾批准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志着赤峰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是草原向森林、东亚阔叶林向岭北泰加林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带。是一个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河流、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证实,这里有6个植被类型,36个群系。有野生高等真菌53种,苔藓植物176种,有10种为珍希濒危种。野生维管束植物665种,具有国家级保护价值的植物9种。有鸟148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野生哺乳动物37种,国家二级保护哺乳动物3种,有4种哺乳动物和25种鸟类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赛罕乌拉是契丹族的故土和发祥地。保护区境内至今尚留有辽代庆州城遗址、 辽代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庆州白塔)、辽庆陵、金代界壕等文物古迹。为了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充分感受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保护区内设立了三个生态旅游区,建起了容纳2万余号标本的野生生物资源博物馆。
山峰达坝
赤峰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造就了多山的地貌。赤峰市的山峰达坝(达坝,蒙古语。意为有山口的山)分属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两大山系,大兴安岭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赤峰市黄岗梁林区。一些山势挺拨,林木茂密,风景秀丽,古迹遗存,可做为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红山、马鞍山、黄岗梁、茅荆坝、罕山、乌兰坝、台香山、大黑山、玉女峰(棒槌峰)、遮盖山等。
第四纪冰川遗迹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等地多处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群及其冰石林、角峰、石河等是“国内外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形态各异,保存完好,特征十分明显的古冰川遗迹……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堪称‘世界奇观’”。
沙地风光
赤峰市西拉沐沦河两岸,是著名的科尔沁沙地的组成部分,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翁牛特旗的其甘、布日敦、勃隆克山等地,是典型的科尔沁沙地发育区。到此旅游,既可以一睹“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沙漠风采,又可以体味沙漠与绿洲、湖泊相生相伴的沙地独特景观。
热泉和矿泉
赤峰市有3处热泉。克旗热泉出口水温87℃,宁城热泉出口水温96℃,敖汉热泉出口水温66℃,均含有放射性气体和多种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医疗价值高,开发潜力大。这三个地方都建起了不同档次和规模的旅游疗养设施。右旗毕图矿泉为冷矿泉,有“六味神泉”之称。含锂、锶、锌、镁、钼、硒等6种微量元素,在全国乃至世界罕见。
贡格尔草原
赤峰市草原面积广大,著名的草原有贡格尔、乌兰布统、巴林和海哈尔塔拉草原。贡格尔草原是内蒙古最好的草原之一,位于克旗西部,面积480万亩,生长着70余科500多种野生植物,哺育着300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着130多种鸟类。绿草碧波、牛羊遍野。充分展现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神韵。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朴实善良。到此旅游可以纵马驰骋,住蒙古包,欣赏粗犷奔放的蒙古族歌舞,品尝风味独特的蒙古族传统食品。贡格尔草原还是草原、湖泊、森林、沙地和历史文化等等多种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是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冰雪旅游
赤峰市克旗的乌兰布统、达里诺尔、黄岗梁等地,地处高寒地区,每年积雪在半年以上,厚度达50——100厘米,可开展滑雪、雪雕、冰雕、冰帆等多种冰雪旅游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