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能做什么——整治拖延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1 写作时写不下去的时候怎么?
想象你自己正在写最后一句话。通过在大脑中想象你完成了写作时的情景。

把你的想法列成提纲。先写一个提纲,或者在纸上只用10个关键词来概括你全部的想法,这能指导你去准备和完成一篇文章。
(注:我的方法是做一个思维导图,把所有相关的创意都放上去,然后排列结合)

先写上几分钟。先把所有的借口都扔到一边,之后再看看会发生什么。

2 拒绝鸵鸟心态
当你确认了这些造成拖拉的原因后,再问问自己,如果还不开始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觉得后果不是很严重,那么你很有可能继续拖拉;如果你认识到结果的重要性,那就立刻开始行动吧!

3 亨利五世的忠告
事实上,重要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东西,例如:
● 信守承诺
● 展现你的职业精神
● 坚持个人原则
● 为他人树立榜样
● 打破过去的魔障

记住,即使是一粒小种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4 快乐的泥瓦匠
当你面对一件非常想要用拖拉来对待的工作时,请试着去寻找工作背后的伟大的意义。

没错,有些工作内容看起来确实沉闷和缺少刺激,不过你的表现一定会影响你的团队,团队一定会影响部门,部门会影响到公司,而公司最终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这样的影响会循环往复,直到无限。

5 站在过去的肩膀上
如果你面对问题无法即刻行动的话,就找出你之前完成某项工作或项目时,因为令人钦佩的努力而得到的表扬信或者奖状吧。好好想想过去你度过的那些困难的日子——当你最终开始行动时发生了什么,以及当你终于完成想要完成的工作时的美好感觉。

当你重新审视自己获得的荣誉或者简单回味下那些满足、幸福和成功的感觉时,你就能进入到征服困难任务的成功模式中。

6 想象疗法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你在某个项目上一再拖拉,就想想身边那些更能干的人吧,如果是他们面对这个项目的话会怎么做呢?有时候只是想到这样一个人以及他们会采取的行动,就足够让你启动起来了。

7 恐惧是行动的催化剂
杰夫斯说,当你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觉时(也就是恐惧),你就可以让自己行动起来。通常,如果你无法诚实地面对自己,那么那些你原本可以克服的恐惧和障碍,都会膨胀到让你难以应付的程度。

8 “必须”、“本来可以”和“应当”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禅宗格言

每次你对自己说:“我应该……我必须做……”你对这件事情投注的热情和能量绝对比你换种想法时要低得多。你可以把“我必须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换成“我选择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我想要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或者“我会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坚持这样做,积极主动的选择绝对会让你的精神焕然一新,充满迎接困难的能量。

9 有创造性的拖拉
有时你想要推迟原本打算处理的事务而先去处理其他事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特别是在有些短期的、更优先的事情插进来的情况下。不要因为出现了意外就乱了阵脚——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当“其他事情”处理完毕,你可以再回来做该做的事,它肯定还在那里等你——就算你不打算再面对它,它自己也不会跑到别的地方。

(注:结构 ,查看结构化拖延,这篇文章写得更详细更容易懂一些)

10 学会跟自己对话
要想让自我对话对你产生好的效果,特别是帮你即刻行动,你一定要更加注意对自己都说了些什么。如果你感觉对自己说积极的话有些困难,那就花点时间把一些能用到的句子列成清单写到纸上或者用录音记录,用清单上的句子取代你以前经常对自己说的负面的话。让更加积极、更能激励自我的话语加入到你的自我对话中,会使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更少的压力。

11 目标清楚,行动才能准确
目标需要有实质的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实际就是SMART)

所有长期的目标都必须靠具体的短期目标来支持,而一个主要目标应该包含一个或更多的次要目标。长远的愿景可以是一个结果,但短期的计划必须是具体的措施。

12 逆反心理在作祟?
虽然某个目标或任务并不是你为自己制定的,但它留有很多余地来允许你改造它。这里有许多方法可以让你把它变得更有趣或是对你有益,并最终让你接受它成为自己的目标。

你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开始整个工作,也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每次完成一点。你还可以多想些办法,让自己在解决某个任务时保证清醒的头脑和对整个过程的控制权。

13 过井井有条的生活
“擅长整理”的人和“不擅长整理的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明白要把整理工作做好是需要努力的;而后者则觉得他们天生(或者说打娘胎里)就缺少“整理基因”。

15 办公桌和航母甲板
一定要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因为它对于提高你的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18 准备好工作现场“杀虫剂”
多年前,《工业工程》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成果,认为管理员们一般每次的工作被打断会持续6到9分钟。你可能觉得这虽然让人郁闷,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不妨往下看:一旦他们被打断之后,要想重新回到工作状态平均需要3到23分钟!

20 什么时候是“最佳时间”
如果你还在等待某个完美的时机,那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对于大部分你一直逃避去做的事情来说,你永远也等不到那个完美的时间点。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完美的启动时间”,只不过是你的精神为拖拉找个借口而已。

21 跟着“鼻子”走
在你感觉太累不想工作的情况中,有一半都只因为你口渴了而已。

22 跟着“耳朵”走
如果在某个任务上拖拉了不少时间,我就会找出一些能激发我的录音放一放,这样,不但当下发作的拖拉毛病被吹得无影无踪,有时还会超额完成任务,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地想要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23 学会“忽略的艺术”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来了解信息在人们做决定时所发挥的作用。参加实验的人被随机分成两组,他们都被要求对某件商品做出购买决定。有一组人看到了很多的数据、分析和文章——都是他们觉得需要的信息。另一组人只是凭直觉做决定。几周之后,两组人的反馈显示:那组依靠直觉的人,对他们的决定的满意程度更高!

正所谓过犹不及,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即便是同样的信息,也能把你领向各种方向,当然也会妨碍你的选择。

下一次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大脑中的“决定”装置来指挥你赶快开始某个工作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装置,你肯定也不例外。

25 “决定”的惊人能量
只是我们都应该明白,想不想做这件事并不应该妨碍你去决定或选择做这件事。专业人士从来不会等到自己有了心情了才会去做某个工作(详见建议27),同样的,尽管你不是很喜欢处理一些问题,但这跟你要不要决定去处理它们完全是两回事。

研究发现,人类实际上是运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保加利亚语、波斯语或英语的人,还有胡言乱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所以,选择使用的语言的微妙差异,会使我们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如果你被指派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要再去关心你是不是愿意去做,只要决定去做就行了。

26 找个好帮手
如果你的身边至少有一个可以分享意见、人生感悟以及提出问题的好伙伴的话,你就不会那么容易陷入灵感枯竭的沙漠里。有了无数的灵感护身,再强的风沙也阻止不了你前进。发现一个在和同样的挑战做斗争的人,你完成你的目标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一分。

27 “没心情”是最烂的借口
“我们从一直重复的动作中诞生。优秀并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

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当今世界一直等待某个人“有心情”再去行动是件奢侈的事,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忍受。

你知道一个职业作家和业余爱好者之间的区别吗?职业作家无论是否有心情,都会按计划坚持写作;而业余爱好者则非等到心情来了,才能写出一点有感觉的东西来。

30 最不喜欢做的不一定是最难做的
“艰难的工作之所以变得艰难,是因为你选择在错误的时间处理一件原本很简单的工作。”
——伯纳德·梅尔泽

如果你能控制工作的程序,把你不喜欢的先提到前面来做是个很有用的办法。如果你先做自己喜欢做的,把不喜欢的留到最后,你拖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forever果果(2014-12-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