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位于中国华东腹地,是安徽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淮南是座年轻城市,1952年建市,区域面积2596.4平方公里,人口242.5万。1984年淮南市和重庆、大连、青岛、无锡、苏州、等城市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特大城市”,享有地方立法权;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淮南是座美丽城市,北滨淮河,南依舜耕山,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可谓“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淮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为支柱,医药、建材、纺织、机械、电子、轻工、高新技术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工业产品万余种。被誉为 “豆腐故里 ”。
黑色煤炭的富集地--代表了淮南得天独厚的资源特异
淮南大地蕴藏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淮南煤田是中国黄河以南、特别是中国东南地区资源条件最好的煤田,也是规模最大、最后一块整装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53亿吨,约占安徽省的71%,华东地区的32%。具有低硫、低磷、高挥发、高发热、富油等特点,是理想的动力煤和煤化工原料。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大力发展煤炭工业。2009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8000余万吨。到2010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是全国13个亿吨煤炭煤炭基地之一。淮南由此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华东工业粮仓”。高大的井架,花园式矿区,现代化采矿技术,孕育出意境不凡、寓意丰富、创新开拓的“煤文化”,成为淮南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红色
红色火电的输出地--代表了淮南冠誉全国的产业特质;
穿越时光隧道,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里——能源城淮南,这是一座被历史所铭记的新中国电力工业“摇篮”。“皖电东送”再一次把淮南推到了时代的前台,承载着安徽崛起与东进梦想的第一缕电光,从淮南输出,绽放在长三角地区的夜空。淮南新上马的火电机组占“皖电东送”总装机量的85%以上,是“皖电东送”当之无愧的“领军主力”。截至2009年底,淮南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000万千瓦,发电总量460亿千瓦时以上。是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到2020年,将建成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时的火电基地。发电能力将超过长江三峡水电站。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电三峡”。
蓝色
蓝色生命的起源地--代表了淮南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
从太空俯瞰地球,那是一片深邃飘渺的蔚蓝色。这个蓝色星球的生命起源在哪里?1962年发现、1979年命名为“淮南生物群”及其主要组成部分——“淮南虫”,在人类起源和地质构造方面引起全球关注。1984年莫斯科国际地质大会,将“淮南虫”定名为“地球上的生命鼻祖”,八公山则被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这个发现把达尔文《物种起源》关于生命起源不足6亿年的提法向前推进了2亿多年。
白色
白色豆腐的发源地--代表了淮南源远流长的历史特色;
白色的豆腐,洁白如玉,细嫩可口,发端于2000多年前八公山麓。《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刘安在求仙炼丹的过程中发明了豆腐,演绎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故事。八公山遂成为天下豆腐的发源地。
每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期间,宾客云集,商贾聚会,群贤毕至,文化盛典,商旅唱戏,人民节日。品尝豆腐美食,观览八公美景,祭拜豆腐始祖,凭吊战国四君之一春申君楚相黄歇,仰拜战国百战名将廉颇。中国豆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成为淮南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淮南的窗口。
绿色
绿色生态的宜居地--代表了淮南充满希望的未来特征。
绿色,充满活力和朝气。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三水环绕”;中心城区、西部城区、山南新区“三城互动”,形成了湖光山色相辉映,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穿行于城市,楼群挺拔,车流如水,草地如茵,繁花似锦,清风习习,笑容荡漾在每个人脸上! 进入夜晚,灯光璀璨,流光溢彩,晚风轻拂,一幅安居乐业的和谐美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