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以李家媳妇干预朝政,最终取天下而代之。一旦大权在握,她便独断专行,肆无忌惮。择其要者,大致有五:
1、杀戮仇家,重用酷刑
武则天要诛杀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反对她的贵族元老,例如,杀皇后王氏、萧氏,流放诛杀长孙无忌家族和宰相褚遂良。同时,武则天在朝堂上设置“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奖励告密。由于告密有功者封赏,不实者亦不追究,且对外地的告密者提供驿马和五品官的供奉,一时间告密者蜂拥如潮,积案如山。受到重用的酷吏如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一大批无赖之徒刑讯治狱,他们广布侦探,罗织罪名,严刑逼供,制造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陷害和殃及了无数的无辜,据史料记载:“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但是,由于酷吏的滥杀,使朝廷内外被恐怖的气氛所笼照,朝臣百姓人人自危。武则天意识到这种局面可能会导致新矛盾,引发官僚地主统治集团内部的不满和动摇,况且“任威刑以禁异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又将重用过的酷吏推出去,作为她大清洗的替罪羊,来缓解这样一场屠杀形成的紧张矛盾。
2、反复无常、夺位无度
武则天的一生都是在夺位中度过的看,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杀害亲生皇子,没给帝国留下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继承者,以至于造成了后来的韦后之乱。武则天杀了两个能干的儿子,留下了两个窝囊的儿子,一个是李显,一个是李旦,所以在武则天死后,这两个人根本就把握不住朝政,李显被他老婆韦后和安乐公主给弄得团团转,还杀了自己的儿子节愍太子,最后自己也被韦后一伙人给毒死了。李旦也差点被害,幸好他有个好儿子,叫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杀了韦后,才把这场内乱平息了。而且,武则天用人反复无常,一切官吏皆是她利用的工具而已,宰相以下多不善终、酷吏用后伏诛以邀名声,忠臣酷吏不得善终。
3、大兴土木,多崇佛道
武则天生活奢侈腐化,大兴土木,其晚年尤甚,如起通天神宫于洛阳,铜为柱、金铸顶,极尽奢华,又遍筑行宫于山水之间,劳民伤财。同时,武则天信封佛道,除了在长安和洛阳修建佛寺外,有诏各州县广造寺庙,“殿堂佛寺,处处皆有”可说明当时佛寺之兴。武则天还在各佛院中大造佛塔,在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规模造像、作画,在各地大道法事,寺院经济大有发展。以至佛道与民竞食,影响到国家收入和社会安宁,唐玄宗刚即位就采纳宰相姚崇建议,大量裁汰僧尼,并毁除部分寺庙。
4、是蓄俊男,秽乱春宫
先是与白马寺和孙怀义苟合,后又以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面首。兴随所欲,
荒淫无耻。有此五者,则天武后虽为千古一帝,终为青史厚非。
综上所述,武则天是一个中国古代较难评价的历史人物,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