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莱士,设施农业让它变成“四季瓜”

家乡区县: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磴口县协和村温室里的华莱士诱人,临河区干召庙镇浩彤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则成了蔬菜的“集中营”,很多城里人驱车来到这里,亲近自然,享受采摘乐趣。
“快来看啊,这么鲜嫩的黄瓜。瞧,那边还有水培的蔬菜。”周末,市民王女士和朋友带着孩子来到浩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休闲观光旅游区内体验采摘乐趣。“我从乡间走过,总有不少收获。田里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微笑在脸上闪烁……”看见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收割杏鲍菇,12岁的田田唱起刚刚学会的歌曲《垄上行》,煞是应景。
浩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临河区干召庙镇永丰村五组,是我市设施农业的示范和展示区,也是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的样板区。园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巴彦淖尔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也是自治区科技厅、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工作站挂牌基地。
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2135亩,辐射面积3万亩,集休闲娱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储藏交易、农民新村集中住宅于一体。该农业示范园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每年可为社会供应3.2万吨的绿色果蔬产品。
在我市,像这样的园区还有民隆、康尔徕、春光、中泰等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它们都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设施农业让土地“生金”让农民“捞金”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努力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八个发展定位”之一。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深入我市调研时指出,“巴彦淖尔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要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调整种养业内部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传统农牧业新型化。巴彦淖尔要争当全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排头兵。”
我市把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做优品牌、做实监管、做活流通“五个做”作为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各旗县区纷纷打起绿色农畜产品牌。
全市计划在“十二五”末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万亩,设施农产品总量达到30亿斤,蔬菜自给率达到90%,实现年产值30多亿元,农民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8月10日,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内蒙古第二届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上,我市农产品热销。博览会上,我市共有来自73家企业的53类、354个品种的农产品参展。社会各界人士约11万人次前来我市展厅参观,现场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我市展团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要雅楠(2014-12-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